首页 > 新闻中心 > 数码科技 > 正文

索尼FE 85mm F1.4GM评测

2016-06-01 15:50 来源:色影无忌网 0

­  二.畸变及暗角

­  1.畸变

­  畸变是五种基本像差之一,不影响镜头成像精细度。在摄影中,一般广角镜头容易产生桶形畸变。长焦镜头容易产生枕形畸变。畸变与物像点离光轴的垂直高度的立方成正比,因此,物像四角的畸变比物像的四边的畸变程度大。我们本次测试的镜头焦距均为85mm,这种中长焦易有枕形畸变发生。

­  从实拍来看FE 85mm F1.4GM存在轻微枕形畸变,仔细观察才能看出。这样的畸变控制,小编认为还是比较好的。

­  2.暗角

­  暗角是俗称,应叫“失光”,指对着亮度均匀景物,画面四角有变暗的现象,暗角对于任何镜头都不可避免。一般来说前组镜采用了大口径镜片,确保充足进光量,可以起到减轻作用。

­  从暗角测试来看,FE 85mm F1.4GM的77mm大口径起到了一定作用,在F1.4全开光圈下存在较轻的暗角,当光圈收到F2.0后有所改善,而到F2.8时暗角已经可以忽略。这样的表现对于一款大光圈定焦来说是非常出色的。

­  三.紫边表现

­  前文谈到FE 85mm F1.4GM采用了三枚ED(低色散)镜片,对轴向色像差进行控制。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

­  大光比逆光下,我们拍摄窗帘夹缝处的白色链珠。从图中可以看到FE 85mm F1.4GM在F1.4全开光圈时有明显的紫边,随着光圈收缩,到F2.8时紫边已经明显减轻,光圈收至F4之后紫边可以忽略。

­  四.焦外效果

­  索尼大师级G镜头强调高分辨率和焦外成像,而FE 85mm F1.4 GM作为一款人像镜头,焦外成像更是重中之重,为此索尼应用了XA镜片和11叶片圆形光圈来实现。其中FE 85mm F1.4 GM和FE 70-200mm F2.8 GM OSS是α镜头中首次采用11叶圆形光圈的镜头。

­  关于XA镜片,这里小编要重点提一下,相比传统非球面镜片来讲,XA镜片(Extreme Aspherical)的生产工艺要求更高,表面粗糙程度达到了0.01微米的水平。这会带来很多好处,由于镜片表面精度更高可更好的进行像差矫正,当然更重要的是对背景虚化、“洋葱圈”的抑制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  可以说XA镜片是大师级G镜头的核心技术,在开发该技术时,索尼通过自己研发来解决模具制造问题,从这样模具制造出的镜片表面仅有0.01毫米粗糙度,这比目前技术要好上2-3倍。这要归功于使用了先进的微型机床,同时镜头制作的成本也有所下降。据研发人员透露这支85mm镜头多次推迟发布,正是因为在完成设计前不得不等待新的非球面镜片制造技术。

­  除此之外,索尼还建立了一种模型方法可以模拟不同的焦外效果,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会制造出镜头来就可以现在电脑上模拟。该虚化效果模拟技术,可确保MTF性能提升不会对虚化效果造成不良影响。那么小编说了这么多实际散景效果如何呢?

­  小编用FE 85mm F1.4GM全开F1.4光圈下拍摄近距离的铁栏杆,虚化使得竹林杂乱缝隙形成圆形光斑,从图上可以看到这款镜头的虚化能力非常不错,光斑边缘柔和,没有明显二线性。此外光斑的形状也非常圆润。可见XA镜片和11叶圆形光圈在虚化上还是起到了不少作用。

­  F2.8光斑(点击放大)

­  如果采用失焦做法拍摄远处灯光,我们可以看到FE 85mm F1.4GM呈现比较圆(椭圆)的光斑。虽然这款镜头口径已经达到77mm,但仍无法避免边缘口径蚀的问题(边缘光斑呈橄榄状)。

­  另外,虽然前文谈到高精度研磨的XA镜片可以抑制光斑出现明显的牛顿环现象(光斑内有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俗称洋葱圈),但我们仔细观察FE 85mm F1.4GM的光斑,还是有轻微的“洋葱圈”,当然这分跟谁比,如果和没有非球面镜片的尼康85G比确实不是绝对干净(蔡司Otus 85与尼康85G光斑对比请点击),但如果和其他含非球面镜的85mm比,这个程度已经很轻了。要知道非球面镜的应用还是利大于弊。

­  五.彗差与星芒

­  1.彗差

­  光轴外的某一物点向镜头发出一束平行光线,经光学系统后,在象平面上会形成不对称的弥散光斑,这种弥散光斑的形状呈彗星形,即由中心到边缘拖着一个由粗到细的尾巴,其首端明亮、清晰,尾端宽大、暗淡、模糊。这种轴外光束引起的像差称为彗差。

­  简单来说就是在拍摄点光源时(大光圈),产生的光斑,校正彗差出色的镜头(比如尼康Noct镜头)可实现对点光源的高品质重现,使整个画面中的点光源拥有锐利边缘,不会出现彗尾、小燕子、箭头等扭曲光斑。下面我们用FE 85mm F1.4GM光圈设为F1.4、ISO100、AWB拍摄远处的路灯。

­  从实拍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这款85mm镜头的表现一般,索尼并未将彗差修正作为重点,边缘路灯的光点出现变形。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色散(紫边)现象明显。对于一款以拍摄大光圈人像为主的镜头,这样的表现只能说索尼并未将这种次要像差列为重点修正对象。

­  2.星芒

­  星芒效果,属于光线绕射的特殊现象,一般导因于镜头光圈缩的太小,一般而言,就摄影的观念来看,我们通常会尽量避免光线绕射的情况发生。下面我们用F11的小光圈拍摄远处路灯,可以看到它们11叶片圆形光源都拍出不错的光芒效果。

­  六.抗眩光表现

­  FE 85mm F1.4GM的镜片采用纳米抗反射涂层,能够减少炫光和鬼影。为了验证实际效果,我们逆光下,近乎直接拍摄阳光,从实拍来看F1.4下有一定“雾化”,而光圈收至F8时出现较明显的眩光和鬼影,由此可见纳米抗反射涂层在抗眩光上表现一般,建议用户带上遮光罩防止杂光影响画面。

­  实拍样片:

­  那么这支FE 85mm F1.4 GM实拍效果又如何呢?点击下面组图可以进入“样张赏析”浏览实拍样张。机身为索尼A7RII。拍摄使用RAW、AWB设置、AUTO ISO,图片仅缩小至1200宽,保留EXIF信息。

­  点击进入样张赏析浏览更多样张

­  评测总结

­  大师级G镜头是索尼对应未来标准,按照更高分辨率和柔美焦外的组合标准来制作的。可以说该系列镜头是索尼整个FE镜头群的旗舰。与佳能、尼康的顶尖镜头属于同一定位。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在FE镜头群中,大师级G镜头和蔡司ZA谁的等级更高?如果看索尼的官方答复,显然有些含糊,但只要是明眼人不难看出,大师级G镜头的规格更“高档”,包括F2.8变焦和F1.4定焦,而蔡司ZA则是F4变焦与F2.8/F1.8/F1.4定焦。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看到索尼在无反市场越来越自信,试图证明自己的实力,那么这个时候“小蓝标”的定位就显得越发暧昧。

­  回到产品本身上,作为大师级G镜头中首款定焦,FE 85mm F1.4 GM的综合素质已经在AF 85mm中名列前茅。这款镜头拥有出色的中心锐度、暗角控制及散景能力,如果说阻碍大家购买的因素,除了定价偏高以外,第一是体积大、重量沉,尤其与目前A7系列机身配备尤为明显,这也是大师级G镜头的通病,追求极致光学性能的弊端就在于此,如果无法接受这样的块头,85mm这个焦段选择Batis 1.8/85可能更合适;第二就是对焦速度一般且声音偏大,单就对焦速度而言目前原厂85mm都不算快,副厂腾龙SP 85mm F/1.8 Di VC USD倒是比较迅捷。总的来说,对于追求大光圈的索尼高端无反用户,FE 85mm F1.4 GM基本是唯一选择。“块头”和“性能”现有技术很难平衡,如果想摆脱“头重脚轻”的现状,只能寄希望索尼推出“巨单”。

­  原标题:外柔内刚 索尼FE 85mm F1.4GM评测

新闻推荐

上一条:核显提升巨大:AMD第七代APU正式发布
下一条:联想拯救者 ISK 15.6 寸游戏本使用体验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