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CQ智能体脂秤评测:功能不多但售价便宜
来说说应用,CQ需要配合有品官方的应用才能使用全部功能,否则就是个普通的体重称。这个应用和有品的S系列是同样的,因此功能也差不多都一样,只是C系列的产品都要求你在上称之前先摇一摇手机才能记录数据,属于那种要是不考虑售价就会觉得有点不解的操作步骤。除了调用称的数据,这个应用还会调用手机本身的数据,同步统计运动情况,然后每次称重之后都会结合当天的运动情况生成一个统计,把你最近几天的运动和体重趋势、体重和体脂等指标是否正常列出一个表来。由于简单来说,减重=摄入的卡路里<消耗的卡路里,所以应用中陈列的这些数据对于一般的减肥人士也就基本够用了。
当然,只是数据统计还不足以让一个称号称自己是“减脂称”,应用中还加入了一些关于用户身体数据的解读,让你知道这些数据是干嘛的,以及你的身体情况处于什么状态,这部分内容对于初入减肥领域的人应该比较有用,不过像我这种常年处于减肥中的人,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了。
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应用中会形成一个身体指标的变化趋势,从下图可以看出,我的体重变化趋势和体脂、肌肉率的变化趋势是不成正比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基本有3个:
1、有时候体重降低是因为我当天太忙,没顾上吃饭喝水,所以只是脱水状态,体脂不降、肌肉率不升;
2、我一般是早上测量,刻意有一两天是晚上测量的,数据上果然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如果真的是在减肥中,固定时间测量很重要;
3、生物电测量要求光脚站在称上,脚底不能是湿的,我最后一天是穿着丝袜的,所以体脂和肌肉率的数据出现了误差。
虽然为了尽量消除误差需要使用者自己有意识的控制变量实在有点麻烦,但是也侧面证明了有品CQ的体脂等数据确实和导电率正相关,并不是用简单的身高体重公式计算的。
有品的应用中还额外加入了减肥社区、朋友运动排行等附加功能,有时候看看里面的文章,也对科学减脂有所帮助。不过奇怪的是,虽然我已经绑定了有品应用和苹果健康,但是这个应用中调用的运动数据似乎不是我的Apple Watch的,而是手机本身的运动数据,下图可以看出同一天两个应用中的数据有很大的差别,鉴于我健身的时候一般不带手机,都是只带着手表的,数据上的差距其实还是挺麻烦的。
总结
用了快一个月之后,很抱歉的说我的体重并没有任何变化,有品CQ虽然能让我记录下自己的身体情况,但是在减重最重要的“管住嘴、迈开腿”方面的激励作用还是有限,不过我是不是会看到有品与很多的健身软件有合作,这个思路是对的,毕竟减肥这件事儿,你要真的委托给一个称,也未免太简单了。另外,虽然CQ可以测量包括骨骼和肌肉率在内的一大堆数据,但事实上我对这些数据实在还是很陌生,数据的准确性上我也没有什么发言权,基本还是只有体重和体脂对我是比较有意义的。
优点:
· 售价便宜
· 应用显示直观、信息丰富
缺点:
· 称重前摇一摇的体验太奇怪了
· 测量数据过于复杂
· 没有特别有效的激励方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