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糖精枣”频现路边水果摊贩 糖精钠浸泡而成

2015-09-08 08:54 来源:xinhuanet.com 0

  ■ 实验

  ●实验时间:9月2日下午

  ●实验样品:随机购买的青枣若干、糖精钠、水

  ●实验目的:验证青枣在糖精钠水中浸泡变红的真正原因,糖精钠能否渗透进果肉。

  实验1

  热水浸泡:青枣变红 口感无变化

  实验过程:在透明塑料容器中注入约400毫升、70℃左右的热水,放入4颗表面全部为绿色的青枣(冬枣),静置1小时,期间每隔15分钟观察枣皮颜色变化。为保持水温相对恒定,期间不定时注入70℃左右的热水。1小时后,由3位实验人员分别品尝热水浸泡后的枣,对比口感变化。

  实验结果:4颗青枣全部浮在水面,只有底部接触到热水。入水10分钟后,青枣底部与热水接触的部分开始变成黄褐色。半小时后,青枣这个部位的黄褐色加深,接近大枣初熟期的颜色。浸泡1小时后,4颗大枣接触热水的表皮部分发生颜色变化,明显显现为大面积的红褐色。

  3位实验人员品尝热水浸泡后的枣,与未做实验的冬枣对比,均未发现冬枣口感及甜度有改变。这表明,仅用热水就可使青枣表皮变红,但口感、甜度不会发生改变。

  实验2

  热水+糖精钠浸泡:青枣变红 表皮很甜

  实验过程:在容器中放入约20克糖精钠,随后注入400毫升、70℃的热水,搅拌待糖精钠溶解后,将5颗表皮全为绿色的青枣放入水中,静置1小时,每隔15分钟观察枣表皮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5颗青枣颜色变化过程与实验1大致相同,再次验证青枣表皮变红是与水温有关。唯一不同的是,3位实验人员分别品尝用热水+糖精钠浸泡后的冬枣,其表皮较甜,擦拭也无法去除表面糖精钠成分。但用大量水冲洗后,枣皮表面附着的糖精钠可基本去除,口感上也无甜味。这表明,如果是短时间浸泡的话,糖精钠无法大量渗透进果肉深处,枣的果肉口感无明显变化。

  实验3

  冷水+糖精钠浸泡:青枣未变 表皮很甜

  实验过程:在透明容器中放入约20克糖精钠,随后注入约400毫升自来水(常温),搅拌溶解后,将4颗青枣放入水中静置1小时,期间每隔15分钟观察枣皮表面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4颗浸泡在冷水中的青枣颜色始终未发生变化,说明让青枣变红的是水温,而非糖精钠。在口感上与实验2基本一致,同样是枣的表皮较甜,但用大量水冲洗后可去除甜味。

  ■ 实验解读

  糖精钠泡枣属于滥用添加剂

  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员李广平表示,糖精钠是否会渗透进大枣的果肉里,要看浸泡时间的长短。渗透进果肉里的糖精钠是洗不出来的,但在果皮上的可洗掉。

  李广平说,糖精钠泡枣是属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规行为。至于“糖精枣”的危害要看糖精钠添加的量,一般用糖精钠泡枣的量不大,因为糖精钠甜度高,量大会有苦味,泡出的枣口感就不一定好。如果枣中糖精钠含量偏高,会抑制消化道内一些消化酶的分泌,食用后可能厌食,但不常吃没太大问题。

  ■ 小贴士

  三招识别“糖精枣”

  一看颜色。自然成熟的枣一般是由绿到黄,再到红,是逐渐成熟、变色的过程,果皮上有不均匀自然颜色,不会绿红分明。如果是糖精钠浸泡过的枣,一般是一半红一半绿,界限特别清晰。

  二尝果皮。自然成熟的大枣果皮不甜,但果肉甜。而被糖精钠泡过的大枣,果皮比果肉甜。

  三看大枣根部。一般被糖精钠浸泡过的大枣,其根部都萎蔫。(采写/记者郭铁 实习生徐亚辉 李婷  摄影/记者 郭铁)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食品召回管理办法本月起实行 一级召回24小时内启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