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揭开日本扫货真相:部分产自大马 电子产品一用就坏

2015-07-22 10:24 来源:法制晚报 0
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赴日游客,揭开种种“血拼”的真相。

  疯狂背后

  盲目扫货 “膜拜的日本制造 原来是大马产”

  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张小姐刚从日本旅游回来不久。而谈及中国游客购物,她表示:“亲眼见到后,才知道那些有关中国人购物有多疯狂的传言,并非子虚乌有。”

  她跟随旅行团乘坐的旅游大巴,开到东京一个非常有名的免税店停车场时,亚洲面孔的购物者排到了商场外。张小姐说,当时的购物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但是车上游客最终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回来。这并非中国游客不守时,只是商场内排队的人太多。

  受朋友之托,张小姐准备在秋叶原的一家免税店购买当地知名的“膳魔师”牌杯子。进店后,她直接拿到三四个,不过,经提醒才发现,这些杯子并非日本产,而都是马来西亚生产。“日本人都很难买到日本产的,基本上一上架就会被抢光。”一位讲中文的销售人员称。

  经过跟朋友商量,张小姐还是购买了这个单价不到两百块的杯子。不过,她告诉记者,从日本给中国朋友带回马来西亚产的杯子,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落差。

  包装唬人 “国产糖浆喝三天病愈 日神药不见疗效”

  根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社交媒体分析公司霍托林克咨询公司表示,春节期间,医药产品占据了中国人在日本购物清单的首位,超过了包括智能马桶盖和电饭煲在内的其他热门商品。

  而本月1日,日本小林制药公司发布消息称,这家公司部分产品被中国网络媒体推介为“去日本必买常备药”,访日中国游客纷纷“扫货”,公司第二季度销售额增至去年同期的5倍多。

  这些神药中,有涂抹在伤口后形成薄膜防止细菌进入的“液体创可贴”,有助改善皮肤泛红的“角质软化膏”,也有贴在额头用于冷却的“退热贴”。而据新华社驻日本记者了解,这些药在日本只是居家常备药,称之为“神药”,并非因为这些药包治百病,而是由于这些药品一来物美价廉、安全放心,二来设计新颖、科技含量高,三来国内市场不多见。

  此外,许多前往日本购买药品的游客似乎只是跟风。一名曾在日本购买过药品的游客小邬告诉记者,当初自己去日本旅游,亲戚就托自己买药品。不过,这些人并不懂日本的药品,只是看到网上有人说用了效果很好,他们也就觉得值。小邬说,日本的药物虽然整体评价不错,而且包装都很精美,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他自己也买过日本的止咳糖浆,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

  “其实我用国产止咳糖浆的话,两三天病就好了。但是用了日本的止咳糖浆好像没什么效果。”他对日本药的印象是,味道和国内的不太一样,感觉不错,挺新颖的。

  服务陷阱

  “买不少电子产品回国一用就坏了”

  网名为“粗眉哥”的中国游客,最近从日本买了一台苹果电脑,并称,价格比国内同型号的电脑优惠不少。

  不过,“粗眉哥”向记者抱怨说,自己使用后发现,电脑的很多配置和国内的并不一样,而且键盘按键的位置排列也和国内的有所不同。“两种键盘,不管用惯了哪个,再用另外一个都特别别扭。”这位网友告诉记者,她最初有想在日本买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想法,但是并没有考虑好哪款,也没有查询相关信息。到了东京电子市场,一方面由于言语不通,一方面又因为售货员热心推荐,她一时冲动就买下。一开始觉得没什么,后来就有点后悔了。

  小邬告诉记者,日本商场的售货员服务态度特别好,许多东西一时冲动就买了。他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就买了非常多的电子产品。后来到国内一用就坏了,因为日本的标准电压是110v,而我们国内是220v。“这也是我没了解清楚产品的特点,冲动购物导致的。”小邬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多项农产品将由市场定价 专家称要保护农民利益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