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国内无法律禁止手机预装软件 专家称靠行业自律

2015-07-13 10:02 来源:京华时报 0
对于手机预装软件,简单的“一刀切”治理很难奏效,其中既有厂商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同时对于手机预装,国内也确实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禁止。

  ■律师说法

  预装软件是否侵权存争议

  2014年11月,深圳苹果手机用户姚女士就因苹果手机预装的指南针、语音备忘录、游戏中心、地图、股市、邮件、Safari等软件无法卸载,担心预装软件会监控、窃取用户隐私,并且产生额外的费用和流量,所以向苹果在国内的销售商提起诉讼,要求苹果公开窃取隐私等问题,并重新设计手机系统。最终,福田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姚女士败诉。判决认为,姚女士对于预装软件是知情的,在购买时已经预知产品的预装软件无法卸载。同时部分软件是苹果特色产品,并非质量问题。目前该案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中。

  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表示,预装软件是否侵犯用户知情权、是否属于反垄断法里的搭售是存在一定争议的。预装软件一定程度上利好“小白”用户,提升用户体验,此外,目前国内法律并未明文禁止不能预装,相关规定只是2013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要求手机厂商不得安装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信息的软件,给用户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软件。

  他同时强调,虽然预装软件存在争议,但预装软件不能卸载是侵犯用户选择权的。消费者通过付费获得手机的所有权之后,有权自主支配手机。赵占领指出,手机厂商应该告诉用户预装了哪些软件,同时软件应能自主卸载,自主卸载不能影响“三包”服务。

  ■专家观点

  解决问题要靠自律和市场

  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认为,预装是一种服务,并不能一棍子打死。“电话簿、短信、联系人、照相、应用商店等最基本的应用,以及文件管理、电量管理、安全应用,甚至有针对性的支付应用等与系统核心相关的软件,都是可以预装的。完全不能预装,只会大大增加使用成本,让一些‘小白’用户摸不着头脑。”他同时表示,除了必要的应用软件外,其他预装软件应允许用户自由卸载。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表示,如果法院真的判决手机预装应用必须可卸载,那对手机行业和手机消费者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因为世界上没有哪款智能手机是完全没有预装的,有些预装应用如果被卸载,手机将无法正常运行,消费售后问题将暴增。他认为,手机预装软件的问题,还是应该交给市场来解决,例如有些手机厂商就宣布自己很少预装或者不预装第三方商业软件,这也是一个竞争优势。

  手机行业分析师成博则表示,对于手机软件预装这样一个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手机厂商之间的行业自律行为加以净化,例如手机厂商们可以发起签署关于预装软件的公约,对预装数量、预装种类、是否可以由用户自主卸载等作出规定。这种自律会形成正面的示范效应,让手机企业自发规范自己的预装行为。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故宫一天卖光8万张门票 网络预售票首次超2万张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