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沪上各家老字号年货商家:重拾“上海味道”意味深长

2015-02-09 16:07 来源:东方网 0

  东据《劳动报》报道,“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新年将近,耳边不禁响起这首朗朗上口的上海童谣。丰子恺先生也曾有一幅水墨漫画,比A4纸还小,写一位阿婆卖糖粥给儿童的情景……脑海里对“上海味道”的记忆,温馨如梦。

  上海味道不单单只有糖粥的软糯香甜?就如采访时,一位上海阿姨说,她最爱的年货是花生牛轧糖,纯手工的上海特产,花生和奶味在嘴里融合、越嚼越香。又如那一粒老字号的黄泥螺入口,咸鲜适中,刺激得味蕾打上一个激灵,随时想再添上一碗泡饭。

  今年,沪上各家老字号年货商家正是瞄准了这一市场,欲重拾上海年“味”儿。老字号商家纷纷转型自有品牌,并将各家的拳头产品结合上海特色:老上海的地标、老上海的挂历女郎、老上海的特色食品,悄悄包装组合在一起,放上货架。一时间,传统上海味道的年货走俏申城,成为新的销售增长点。

  “追逐”老味道,但上海的商家并不放弃新手段。面对淘宝、京东、一号店等电商大军平台纷纷加入这场年货销售大战,老字号们却懂得借力打力,把具有上海味道的特色年货悉数搬上网,拓宽了销售渠道。如此一来,不仅没有被电商击垮、反倒借此增加了销量,打赢了漂亮的一仗。例如单柜日日破万,部分实体零售增收600万,都成为了羊年新春这场鏖战里,最出彩的经济亮点。

  藕粥一瓯深紫色,略添甜味入饧糖。过新年,一碗新粥拌上新糖,品上三两上海味道,抿一抿再回味,依旧温馨如梦。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年货市场调查:80后多网购 超市礼盒装不敌散装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