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变脸”计 “整形”翡翠如何鉴别?
宝石被“整” 有利也有弊
由于加热只改变外观,使宝石的颜色发生变化,或者改变内部包裹体对宝石外观的影响,所以,更能被市民接受。那么,咱们身边都有哪些宝玉石被优化了呢?
据刘作岚介绍,就玉石来看,翡翠中的红翡经过加热,颜色会更鲜艳。不过有利有弊,加热后的红翡容易失水,表面会比较干。宝石中,红蓝宝经过加热,会变得更为通透、艳丽。而紫水晶加热后可以变成黄水晶或紫黄晶。另外,近期比较流行的坦桑石,大多数也是经过热处理的。
“加热会让宝玉石更漂亮,但是,对宝石的价值也有一定影响。比如,钻石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可以使它的颜色变得更白,颜色级别得以增加。而与同样品质的钻石相比,经过改色的相对要便宜一些。尤其是克拉钻的差别会更明显,1克拉可能会差个一两万元。”
而宝玉石处理,主要有翡翠填充、染色,即我们俗称的翡翠B货、C货;黄玉,即托帕石,一般会经过辐照处理,以改变颜色;还有天然碧玺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裂隙,一般来说,碧玺手串会做注胶处理,以把碧玺原料中的裂隙填充、固结,避免原料破裂,改变它的美观与耐久性。
据了解,国标规定,珠宝优化不需要特别说明,经过处理的则必须标注处理说明。
宝石加热后更艳丽更通透
“整形”翡翠 如何鉴别?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宝玉石的优化处理应该客观理解,不能一概否定。因为宝玉石具有稀缺性,所以,经过优化或处理的宝玉石是对传统市场的补充,并非一文不值,仍是有市场价值的。
“但是要提防一些不法商家把低价值的珠宝经处理后,冒充较高价值的天然珠宝售卖。”据业内人士陈祥铿介绍,市场上一些商家将标签模糊处理,如对填充或染色翡翠只标注“翡翠”两字,一些消费者买回去才发现不是天然的。
那么,针对泉州市民喜爱的翡翠,老百姓该怎么辨识呢?
陈祥铿提了几点,一看光泽度。相比天然翡翠,B货、C货的光泽度会比较黯淡。不过,这得佩戴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二看颜色。经过染色的翡翠,颜色会不大自然,比如,一个镯子一半是紫色一半是黄色,中间没有任何过渡。而且,天然翡翠基本都带有杂色或杂质,是无法去掉的。所以,追求“很干净”的消费者,往往也容易陷入误区。(海都记者 刘薇)
推荐阅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