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315手机消费警示:新机拆成旧机暴力回收 刷ROM预装吸费扣流量APP

2014-03-14 08:52 来源:腾讯数码 0
对于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来说,购买手机的渠道有很多选择,例如网上商城,或者比较靠谱的营业厅、正规的手机卖场等等,但是在二三线甚至更低一级的城市来说,由于快递网络力所不及,也没有特别多的正规卖场,因此类似于北京木樨园、公主坟,甚至中关村等不靠谱的鱼龙混杂的手机卖场,就成为了消费者没有办法的选择。

地下刷机惹人烦

  很多人都会觉得买了一部全新手机,自己就是它的第一个用户,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在中关村E世界办公层的很多单元里,都是一家家“商贸公司”的栖息地,除了向楼下的卖场供货,以及负责华北区的调货以外,这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刷机。

  这里的电脑中都存储着各个机型各种版本的ROM,每周甚至每天都要更新这些ROM,而更新的内容就是加入了新的APP,然后这些带有千奇百怪APP的ROM,再通过一根根数据线刷入手机当中,相比于正规渠道购买的手机,这里的“产品”在卖出时会多出几个甚至十几个预装的程序——除此以外,并无外观、包装或功能上的不同。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会在意拿到新手机时,里面有些什么程序,甚至有些人觉得出厂预装的程序越多越好,这样自己就省去了很多安装方面的麻烦,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一方面,这些未经验证,甚至不为人知的APP存在安全隐患,也许会引起系统的不兼容甚至崩溃,更有可能携带病毒或是木马泄露隐私。

  另一方面,即便APP是安全的,那么对于ROM来说也增加了很多负担,不仅令手机启动变得很慢,而且在后台默默运行还会导致费电甚至偷跑流量。

  当然更加可怕的是,在一些特殊的机型或是ROM当中,如果用户想要卸载掉这些令人不爽的APP,却发现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除非采用刷ROM的方式,否则这些深度植入的APP无法像自装的软件那样卸载,但是有多少用户会自己刷ROM呢?

  这么说来在手机售卖前就大动手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那这一间间作坊似的小公司又为何乐此不疲的做这些事?

  答案自然是利益驱使。

  很多开发APP的公司主管手里,都会有一张价格表,不同的“预装量”价格是不同的,单个APP的刷入均价在1-2元左右,而对于竞争激烈的APP来说,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装机数量”,如果靠用户自发下载安装,那么不仅速度慢而且宣传推广的费用也很高,如果走正规渠道与手机厂商谈预装这件事,除非是排行榜上TOP 10的软件公司,才有可能聊聊这件事,否则没有手机厂商会干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因为预装软件有风险而且还不见得会讨好用户。

  那么剩下的路就只有一条了,就是手机销售的“灰色环节”,当手机通过一层层代理商流向市场的时候,这中间可以“操作”的环节就很多了,对于代理商来说,刷ROM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但是收获不菲。

  以一部手机刷入一个APP单价一元的行情计算,中关村这种辐射华北、东北地区的代理机构每月的手机出货量都是几十万台的级别,顺手就能多挣几十万何乐不为,何况如果一部手机预装5-6个甚至更多的软件,那么光是刷ROM挣到的钱,就几乎可以赶上卖手机的利润了,所以这条灰色的刷机产业链才会暗中涌动,所以才会导致各级代理商“雁过拔毛”一般的纷纷刷入自己的“特制”ROM,以至于到手机真的卖出去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会预装了哪些软件,导致官方的售后维修都会对这些手机出现的问题一头雾水。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得到这样几个教训:

  还是要去正规的卖场和渠道购买手机,至少目前这些渠道是靠谱的。

  买手机时当面开机,如果预装APP太多太乱,可以要求店家刷干净的ROM。

  如果拿到手的新机里面有很多不知名的APP,别犹豫,马上刷ROM干掉。

  即便是自己安装APP,也要从官方渠道或者知名的软件市场下载。

  刷ROM有风险,最好找熟练并且靠谱的人操作。

推荐阅读:

  2014年2月最值得关注新款上市智能手机TOP10(图)

  2013旗舰手机PK2014新上市手机 跑分对比(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315家电消费警示:电视配件及安装二次收费 材料费乱报功能乱吹
下一条:翡翠首饰多种多样 选购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