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预制菜成年货市场新宠 提醒:不要盲目囤货

石狮日报   2023-01-12 09:01

  春节临近,年货市场迎来了消费高峰,记者走访获悉,今年有不少消费者将预制菜纳入年货置办清单。

  粉蒸排骨、鲍汁米饭、红烧猪蹄……记者走访市场看到,随着春节的临近,各式预制菜开始抢占年货市场。在市区某超市,大量年货预制菜被整齐地码放在冷藏区,因为品种丰富、颜值较高而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目光。这些菜品被逐个打包在一次性餐盒里,用保鲜膜塑封好。每道菜品上面,都贴了烹饪方法的便签。因食材不同,价位在数十元不等。

  正在选购预制菜的市民黄先生说:“今年春节没有外出就餐的打算,又不想花太多时间在买菜、洗菜、切菜等一系列复杂过程上,便购买了一些预制菜,打算用来丰富年夜饭餐桌。”

  市民林女士则干脆网购了一整桌预制菜套餐:“十六道菜品套餐价500多元,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和酒店里的菜品差不多,平均下来一道菜不到40元,感觉挺划算的。”林女士表示,预制菜准备起来很方便,利用水煮、锅炒、微波炉等方式简单加热,花二三十分钟就能备齐一桌。

  据京东超市《2023年预制菜洞察报告》显示,年货节(春节前1个月)是预制菜全年销售最高峰:年货节期间(2021—2022年货节),预制菜销售额占全年销售额的15%,适用于年夜饭、团圆饭的预制菜将更受欢迎。

  提醒:不要盲目囤货

  近年来,预制菜的品种不断丰富,成为消费者的“新宠”。但方便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记者采访发现,预制菜是否安全卫生,是多数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有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预制菜出现变质腐败、食材不新鲜以及存在过期等现象。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选购预制菜时,要选择正规品牌和商家的产品。网购时要认真查看产品各类安全和检测信息标注是否规范、齐全;要注意预制菜食品新鲜度,生产日期最好是一个月之内的,同时应注意销售运输环境是否满足冷冻条件,如果外观发生胀气、漏袋或出现大量冰晶、冰块则不要购买,因为这种情况会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消费者还需注意不要盲目囤货和长期保存,避免冲动消费造成浪费。同时预制菜一般保质期较短,买回家后要尽快食用,以免食品过期变质。”业内人士说。(记者 林本鸣)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
  • 郑州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四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国民党新北党部遭搜索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