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电商法》公布 押金难退差评被删都有法可依
网购买到假货?乘坐网约车遇害?
电商平台未尽到资格审核义务最高罚二百万
对网购剁手党而言,没有什么是比买到假货更让人心痛的了。看着网上琳琅满目的“宝贝”,却难以分辨哪家才是正品。
“现在网上代购的水太深了,电商平台上的代购店的产品售价基本都低于专柜价,但其实很多卖家专职卖假货,代购视频代购小票逼真得很,根本看不出来。”肖琳告诉中新经纬。
“一开始我觉得有代购录像的就是真的代购,直到朋友发给我一条揭露代购发票、视频造假的链接,我才知道专门有人卖这些小票和视频。而且很多店铺的购买视频长期不会更换,其实早就不具备‘时效性’了。”
此外,由于很多网购店铺没有成立自己的公司,即使成立相应的公司,卖家也不会把运营企业的信息公示在自己的店铺页面,消费者面临的其实是一些“无法查明身份”的卖家。面对电商平台五花八门的代购店,消费者们在被低价格吸引的同时,其实缺乏可靠的信息渠道去了解眼前的店铺。
为解决电商平台的这一问题,《电商法》明文规定,除从事个人农副产品销售、零星小额交易等活动之外,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和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如果相关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及时更新。对自行终止电子商务的经营者,还应提前三十日在首页显著位置公示。
▲某电商平台部分入驻商家公示的行政备案及品牌授权书
这一规定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为其辨别真假商品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
此外,针对不久前郑州空姐、温州女孩乘坐网约车遇害等恶性事件,许多网友关心网约车平台是否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对此,《电商法》规定,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商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除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外,还将被处以最低五万元,最高二百万元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