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澳鸡尾酒内忧外患被告抄袭 设计“打小抄”?
对赌业绩未完成
不仅遭遇侵权诉讼,锐澳的公司业绩也一直受到外界诟病。据了解,该公司经历从2014年飞速增长到2016年业绩断崖式下跌后,目前进入相对平稳期。但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据锐澳母公司百润股份最新财报显示,百润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72亿元,同比增长26.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224.23%。其中预调鸡尾酒业务实现了1.38亿元盈利,但是该业绩距离其被收购之初许下的7.06亿元相比,仅完成业绩承诺的17.7%。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百润股份交出如此亮眼成绩单的背后却是缩减营销费用和大幅裁员。资料显示,2015年百润股份总营收23.5亿元,销售费用高达9.22亿元,同比增长150%。2016年虽然出现业绩亏损,但是销售费用依然处于高位。而2017年百润股份已经把销售费用减少到4.37亿元,同比下降了41%。除了销售费用的减少之外,百润股份的员工人数和职工薪酬都出现明显下滑,其中销售人员数量减少最为明显。据了解,2015年,百润股份销售人员达到3231人,而在2017年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人员已经较2015年削减了40%,仅剩801人。
有分析人士称,从百润股份连续两年的业绩报告不难看出,锐澳已经两年未能兑现之前的业绩承诺。按照投资界的约定俗成,若对赌业绩未完成,通常会需要被投资方的大股东回购股份,或者拿钱出来填补利润差额。
内忧外患难突围
公开资料显示,百润股份在收购巴克斯时承诺的巴克斯酒业2014-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2.22亿元、3.83亿元、5.44亿元和7.06亿元。但仅在2014年和2015年满足了业绩承诺目标,2016年巴克斯酒业陷入亏损状态,亏损金额达1.87亿元。业内人士指出,2017年是巴克斯酒业业绩承诺的最后一年,在业绩承诺期结束后,如果发生亏损也不会再有补偿。
据了解,2000年初中国市场就出现了预调鸡尾酒,2014年前后,锐澳和冰锐开展的营销大战,让预调鸡尾酒这个细分品类在中国市场大火了一把。2014-2016年,预调鸡尾酒广告铺天盖地,邀请各类明星代言、植入热播剧以及冠名真人秀等。进行疯狂营销的背后,也是巨额资金的投入。2014-2016年百润股份在广告投入上分别为1.89亿元、3.3亿元、2.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