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80后妹子卖牛粪 放弃高收入只为推广这个项目

浏阳日报   2018-03-09 11:39

  “以前是我们求着别人把牛粪拉走,现在是别人找我们买牛粪!”昨日,在达浒镇丰田村丰东农场,80后女农场主杨露霞指着仓库里堆满的牛粪说,“通过深加工之后,牛粪就成了宝贝,现在可以卖1000块钱一吨。”她抓起一把牛粪,让在场的人都闻了闻,“没有一点气味。”

  在几年前,牛粪可让杨露霞和她的创业伙伴们十分烦恼。

  2012年,在外开的服装店转手了,杨露霞次年回到家乡丰田村的山冲里,干起了农活,开始养牛。但是牛的饲料来源是个大问题,并且当时的牛粪也不好处理。

  于是在2015年,她开始种植有机稻,当时自己农场可以消化部分牛粪,但更多的是要求别人帮忙拉走,牛粪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第一批从外地引进20多头牛,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有近百头牛。

  如今,农场每天清理牛栏两次,整个养殖场都闻不到臭味。清理下来的牛粪,再经过从长沙碧野科技公司专门引进的秸秆发酵设备,通过高温、发酵、添加菌种等多道程序,让牛粪变成了宝贝,成为果树、水稻种植的好肥料。

  “每天有一吨多牛粪,一年是600吨左右。但设备产能是1400吨,还可以帮别人处理800吨。”杨露霞说,农场目前形成了完整的种养殖生态链条,是一个“有机水稻、蔬菜、水果-生物秸秆饲料-牛-生物有机肥-有机水稻、蔬菜、水果”的立体式循环模式,不浪费一点资源的同时,又不产生粪水污染,进而达到生态环保的目标。

  “牛吃了秸秆做的生物饲料,没有病,肉质更加松软。”浏阳市养牛协会会长、丰东农场合伙人黄爱良说。在丰东农场里,身体黝黑的肉牛长得健壮有力,皮毛黑亮。

  丰东农场位于丰田村的一处山冲里,周边都比较偏僻,山体条件也适合养殖。一旁是牛栏,一旁就是饲料、牛粪加工和存储的仓库,杨露霞这位土生土长的80后农家妹子说,以前在外面开店其实没这么辛苦,但自己看中的,就是农村广阔的天地。

  回到家乡创业四五年,以前爱打扮的80后,现在穿得更多的是便于养牛的工装,她创业的最大感受是:“农村很适合创业,但真的很辛苦,可以说是累并幸福着。”

  但她也有烦恼,随着农场加工机器的增多,用电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希望能帮我解决电力的问题,今年想把有机肥加工的事业再做得大一点。”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10.7亿人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从“象牙白塔”到“西部
  • 特朗普称将禁止伊朗石油买家与美国做生意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