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是什么意思?“羊毛党”攻陷支付宝等互联网平台

法制日报   2018-01-09 09:07

  在互联网,“羊毛党”可谓无处不在。

  所谓“羊毛党”,目前在网上经常被引用的一种解释是,“羊毛党”是指那些专门选择互联网公司的营销活动,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换取高额奖励的人。

  据媒体报道,去年年末支付宝推出赚钱红包活动,初衷是普及移动支付,吸引更多新用户,同时也毫无悬念地引来大批“羊毛党”。“羊毛党”的“收成”也的确不错:根据网上流传的截图,有的支付宝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取了137.8万元红包,有的获取了52.5万元红包。另据报道,支付宝发现并处理的滥用短信账户有800个。支付宝将继续采用技术手段来预防和处理这类行为。

  “羊毛党”的出现,何以让一些网络平台如临大敌?

  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近日公布一起案件:2017年4月,合肥P2P投资平台吉汇金融“失联”,导致各地投资人5000多万元投资无法收回。经警方调查,互联网投资平台联手“羊毛党”头目一同构建的骗局被揭开,相关涉案人员陆续被抓获归案。

  究竟是什么人在“薅羊毛”?“薅羊毛”缘何会牵涉骗局?《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在“大羊毛”活动中被骗

  北京市海淀区一所职业学校的学生王鹏(化名)曾经在一个“羊毛党”聚集的QQ群里混迹了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

  一开始,王鹏只是想赚点零花钱,于是在同学的带领下进了一个QQ群。

  “刚进去的时候,群里就有两百多人。等到我退出的时候,群里已经有四百多人了。”王鹏说。

  这个QQ群最初名为“羊毛之家”,后来改成与“羊毛党”不相关的名字以躲避网络平台的筛查。

  记者在王鹏的指引下加入这个QQ群后发现,群里每天发布最多的消息就是各种“项目”。“小羊毛”指小项目,零成本,但收益为几毛到10元不等;“大羊毛”指大项目,多数时候需要花10元或20元的成本,收益为100元以内。多数“薅羊毛”活动属于小项目,收益也多为几毛钱,以红包的形式发放,但是重复性极高。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在群里发布‘大羊毛’的假消息,事实上是想骗取你交的那几十元成本。”王鹏说。

  即使“身经百战”如王鹏,也在一次“大羊毛”活动中被骗去了160元“成本”费用。

  “160元虽不算很多,但也差不多是我攒了两个月的钱。”一怒之下,王鹏退出这个群。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央气象台:近期江南华南贵州等地多降水和
  • 长线游、县域游、主题游等持续升温 假期文
  • 特朗普称将对所有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