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猪价行情预测有望上涨 历史三轮猪周期回顾

新华网   2017-12-13 17:13

  一、历史猪肉价格周期回顾

  在CPI食品篮子的猪肉、鲜菜、鲜果三大主要品类当中,猪肉价格波动的周期性最明显。猪价的传导链条为“猪肉产量(供给)下降——猪肉价格上涨——养殖户补栏——生猪出栏和猪肉供给增加——猪肉价格下降——养殖户减少补栏,猪肉产量(供给)下降”。该传导过程中涉及到的各市场主体在作决策时都可能有时滞,同时从养殖户增加补栏、到仔猪成长出栏需要一定的时间,从历史经验来看,一轮完整的猪周期可能要持续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从2005年至今,我国猪肉价格经历了三轮周期,猪肉价格在每轮周期中的波动,是历来影响我国CPI的重要因素之一。

  回顾我国2005年以来的三轮猪肉价格周期,第一轮周期当中,猪价从2006 Q2开始上涨,2008年初见顶,2009年5月触底;第二轮周期当中,猪肉价格从2010年二季度启动上涨,2011年三季度见顶、随后震荡下跌,2014年一季度末猪肉价格触底;本轮周期当中,猪价从2015年一季度开启新一轮上涨,2016年6月达到历史高点,之后猪价开始持续下跌,当前仍在低位震荡。不过在本轮猪周期当中,无论是猪肉价格本身的同比涨幅波动,还是猪价变化带动的养殖户补栏周期,都呈现波动性下降、振幅收窄的特征。本轮猪周期对通胀的扰动,也相对前两轮周期有所减弱。

 

  二、环保限产可能是未来推动猪价温和上涨的关键因素

  在上轮猪周期中,随着猪价上涨,养殖户于2011年初开始启动补栏,生猪存栏量在2011下半年达到高位。在猪价开始下跌以后,存栏量也对应出现了消化,符合从猪肉价格向存栏量的传导逻辑。从2014年上半年猪价见底之后,存栏量出现了快速下降,我们认为这既是养殖户针对猪价变化的自发调整,也是养殖业环保政策严格化的结果。

  在本轮猪周期当中,猪价从2015年一季度开始上涨,但能繁母猪(对应未来的仔猪供应能力)存栏量和生猪存栏总量从2015年初至今维持了整体下行趋势(尽管存栏量同比跌幅有所收窄)。也就是说,本轮猪周期当中,猪肉价格的上涨(15Q1-16Q2)并未带动养殖户的显著补栏行为,由价格向存栏量的传导机制似乎有所弱化。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宁夏石嘴山
  • “极其错误的决定”哈佛大学学生怒批美政府
  • 美欧关税战若升级 德国或面临2500亿欧元损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