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消费者满意度:感知质量指数下滑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2016-12-22 16:52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12月21日,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食用油行业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结果显示,2016年食用油行业消费者满意度与往年持平,但感知质量指数近4年来首次出现下滑。

­  据介绍,自2011年至今,食用油行业消费者满意度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水平。调查数据显示,品牌形象和感知质量对满意度的影响较大,而感知价值对满意度的影响较小。

­  各食用油品牌的忠诚度在63—85分之间,绝大多数品牌的忠诚度高于70分,区域性越显著的食用油品牌其忠诚度相对越高。从影响忠诚度的要素来看,无论是食用油行业还是单个品牌,品牌形象和满意度对忠诚度的影响较大,高于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对忠诚度的影响。

­  在食用油品牌集中度较高和原料品种相对单一的地区,消费者忠诚度较高;在品牌集中度较低和无特产油料的地区,因消费者对油品气味口味和价格的选择空间较大,则很难达到高忠诚度。

­  44%的被访者表示会相对固定的食用同一种食用油。其中,42%的被访者是因为“喜欢该食用油的烹调口味”,31%的被访者是因为“该食用油的品牌信誉”。另外56%的被访者表示会定期更换不同种类的食用油,这部分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主要是看重“烹调口味”这一要素,提及率达33%;“品牌信誉”和“他人推荐”也是更换食用油的重要原因,提及率分别为30%和20%。

­  调查发现,价格因素对消费者选择食用油品牌的影响相对较小,仅有14%的消费者会因为“单价低于同类产品”而选择购买,这说明价格并不是竞争的主导因素。

­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我国明确规定食用油的转基因加工原料必须在包装上进行标注,因此食用油生产原料的转基因与否,成为消费者购买时的关注因素。调查发现,在转基因仍未有官方定论时,消费者会选择相对安全的食品。目前,北京、西安、青岛、昆明等国内较大型城市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均已明令禁止销售散装食用油。而随着近几年饮食安全观念的加深,小包装油已成为日常家庭消费的首选,且玉米油、葵花油、茶籽油、橄榄油等多品种食用油和调和油也加入到花生油和豆油的竞争大军中来。超过半数(56%)的被访者表示会定期更换不同种类的食用油,这也给小品种食用油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市场。

­  不同区域消费者对食用油的种类选择和质量评价差异较大。华北华东(包括北京天津)以花生油为主,东北以大豆油为主,而西南西北(包括重庆)以菜籽油为主。

­  已连续3年稳定在78分的感知质量指数,本年度首次下滑至76分。“包装安全卫生”是被访者评价最高的项目,而“烹调时产生的油烟量”则成为被访者满意度最低的一项。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女儿女婿闹离婚 岳母提前立遗嘱 防财产“外
  • 赖当局全面发动政治追杀?中国国民党多个党
  • 国台办发言人:宋涛近期连续会见台湾重要人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