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米走私全链:抛光、色选后打上国内品牌商标

法制日报   2016-12-05 11:39

  提起“走私”,人们大多想的是汽车、手机、名表、洋酒等高档消费品,如今,人们一日三餐的大米竟也成为走私分子青睐的目标。海关总署最新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全国海关查获大米等粮食走私犯罪案件57起,案值近11亿元,查证涉案粮食约22万吨。大米何以成为走私对象?走私大米是如何进境、销售的?大米走私有何危害,治理有何良方?《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前往南宁、昆明、武汉三海关,通过典型案例及实地探访,获取了答案。

­  图为瑞丽海关办案人员正在清点查获的走私大米。 蔡岩红 摄

­  偷越非设关地

­  伪报夹藏走私巧变花样

­  大米是如何走私进境的?记者梳理海关查获的大米走私脉络时发现,偷越非设关地是近年来大米走私的主要方式。昆明海关查获的一起涉案1.33亿元大米走私案就十分典型。

­  今年1月,昆明海关缉私局瑞丽分局根据群众举报获悉,旺某团伙涉嫌走私大米入境。该局立即开展线索核查,发现旺某经营的瑞丽旺实大米加工有限公司,以开设大米加工厂为掩护,长期在境外采购大米后,由境外供货商采取“包货”的方式,雇佣中缅边境地区货车驾驶员将走私大米从边境便道非设关地走私入境,运到该公司加工仓库,通过直接销售、更换包装袋冒充国产大米等方式,将走私大米销售到云南、湖南等省牟利。经查,2011年10月以来,该团伙涉嫌走私大米约3.24万吨,案值约1.33亿元人民币。

­  此外,在正常报关渠道,伪报、夹藏也是大米走私的惯用手法。

­  南宁海关向记者介绍,今年8月初,该关隶属防城海关在对某公司报关进口的越南大米进行例行查验时,发现运输货柜车内装载的大米,除前两排几包与报关单相符,其余均非申报大米。经清点,与报关单不符的夹藏大米重量高达400吨,占报关总重量的4/5。

­  “走私分子将高税率的大米,夹藏在低税率大米内,一旦走私成功便可非法获利30%。”防城海关查验科副科长范国睿介绍说。初步查明,该走私团伙在越南组织大米货源后,采取夹藏、伪报等方式走私进境,涉嫌走私大米3100吨,案值约1200万元。

­  换装混合掺兑

­  销售链条辐射多地市场

­  走私大米闯关进境,销往了哪里?是不是走私大米便宜,老百姓就得到“实惠”?

­  办案人:你们收货后对大米进行了什么加工?

­  嫌疑人:进行抛光、色选后,根据国内客户需要进行掺兑、包装,并打上国内品牌的商标。

­  办案人:为什么要进行掺兑?

­  嫌疑人:因为走私过来的大米虽然便宜,但吃起来口感不好,有的国内客户要我们掺兑,他们可按国产米的价格进行销售。

­  上述问答是武汉海关查获大米走私案的一段讯问笔录。

­  武汉海关缉私局副局长彭正德回忆说,我们查发的大米案,源于2015年海关总署缉私局提供的一条铁路货运数据信息,即广西、云南边境地区运往湖北的大米异常增加。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并非粮食主产区,为何有大批粮食运到产粮区湖北?其中必有蹊跷!为此,武汉海关缉私局通过梳理铁路运输数据、货物流向、收货公司等信息,很快锁定18个重点嫌疑目标,并先后通过“GW615”、“GW10.18”二次专项行动,一举打掉6个大米走私团伙,涉案团伙走私大米近2.87万吨,案值约1.68亿元,从而揭开了走私大米销售的手法及路径。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美国联邦法官就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政
  • 两部门紧急预拨3000万元支持贵州做好地质灾
  • 外交部:已就日本抓扣台湾渔船向日方提出严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