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薯红薯紫薯,谁的营养更好?

京华时报   2016-11-29 08:53

­  京华时报讯(记者夏文)冬天来了,又到了吃红薯的季节。很多人奇怪:街边都是烤红薯,为什么就没有烤紫薯、烤白薯呢?这些不同颜色的“薯”有什么区别呢?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红薯、白薯、紫薯都属于甘薯家族。以块根内部的颜色来划分,可以将甘薯大致划分为白肉、黄(橙、红)肉和紫肉三个类型,三者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根据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日推荐摄入薯类50-100g。

­  白肉甘薯

­  ——淀粉“冠军”

­  白肉甘薯的特点是块根淀粉含量高,能达到鲜重的25%左右,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与粗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因为淀粉多,糖含量低,口感没那么甜,烤出来也不太香,不太适合烤来吃。因为吃起来有粉粉的感觉,有点干,当主食还可以。正因淀粉含量特别高,作为工业酒精发酵的淀粉原料非常合适。

­  总体而言,相比于其他颜色的品种来说,白肉甘薯

­  的健康优势不那么明显。因为它的淀粉含量高,吃了它后一定要减少主食。

­  黄肉甘薯

­  ——类胡萝卜素“皇后”

­  黄肉甘薯的特点是糖含量较高,甜度大。我们日常食用的烤红薯,大多是以黄肉品种甘薯为原料烤制。因为糖分高,烤红薯口感就较甜;因为淀粉没那么多,口感不那么干,质地比较柔软。而烤出来的甘薯香气浓郁,散发着迷人的焦香气。

­  此外,黄肉甘薯的黄色

­  和橙色来源于胡萝卜素,其颜色越深浓,胡萝卜素含量越高。类胡萝卜素中的β-胡萝卜素是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对于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和保护视力具有重要作用。α-胡萝卜素有利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的预防,而叶黄素等不能转变成维生素A的类胡萝卜素有利于视网膜和心脏的健康。

­  紫肉甘薯

­  ——花青素“大王”

­  紫肉甘薯的特点是淀粉少而蛋白质多。与白肉

­  和黄肉品种甘薯相比,紫薯的淀粉含量略微偏低,但是蛋白质含量较高(按干重算,是黄肉的2.3倍,白肉的6.6倍)。

­  其抗氧化物质和微量元素更丰富。紫薯的紫色是因为其中的花青素含量较高,故而紫薯是一种丰富又廉价的花青素来源。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保护肝脏、改善肠道菌群等作用,对皮肤和眼睛的健康尤其有益。此外,和白色、黄色的甘薯相比,紫薯黄酮和多酚的总含量显著高于白肉与黄肉品种。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
  • 郑州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四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国民党新北党部遭搜索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