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杯事件发酵:一句推荐或增销6千万

亿邦动力网   2016-11-16 09:25

一句升杯推荐全年或增加6000多万元销售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星巴克杭州双城国际店,当提出要中杯拿铁的时候,年轻的服务员回应:“噢,好的,好的……”然后,一副犹犹豫豫、欲言又止的样子。看来是林国童的微信文章发表之后,店员都有些不知该如何对应对“中杯需求”的客人了。

  要不要升杯(中杯升大杯),这个其实不是服务员偶然之举,而是企业培训的结果,里面有精准的商业判断。这样推荐的结果,有可能会给星巴克增加数千万元的销售额。事实上,这也是行业的惯例,并不仅仅是星巴克在运用。

  记者找到了一位星巴克的店员,向他了解星巴克的操作模式,比如为什么不用小、中、大杯型来区分,而是用容易让人误会的中、大、特大杯型来命名;还有,为什么要多次强调确认中杯,到底是个人行为还是企业培训的结果。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店员说,在国内,三种杯型的英文名为Tall、Grande和Venti,对应的就是中、大、特大。最小的一种Short杯,并不是用来提供咖啡饮料,而是用来提供浓缩咖啡的。

  事实上,向要购买中杯的客人确认杯型,除了怕沟通不一致引起误会外,其实也是门店的培训内容之一,主要就是提高单个客人消费的客单价,内容包括:建议客人购买更大杯型、试试新口味,搭配点心或饮料,以及推销会员卡(已有会员卡的推荐关联新卡)。

  这位星巴克店员介绍,以他们的门店销量为例,每天的客人数量大约在300名左右,推荐成功的比例大约为在10%,也就是30名客人会改变初衷,增加消费金额。如果按照每个客人都是增加最少的升杯消费(3元)来计算,一个门店一天的销售额能增加90元。

  星巴克公开信息称,2015年在中国的门店超过2000家,按照这个数字推算,光这一项,星巴克一年就能增加营业收入6570万元。

多一句推荐至少有10%的概率带动销售

  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一女子走进理发店,坐下对理发师说,不烫不染不做护理不做造型不做水疗不需要任何保养品,只剪短。我的话说完了,从现在开始,我们俩谁先开口说话谁就是王八蛋。好了,你可以动手了。”

  事实上,像星巴克这样的营销手段,在很多行业都会存在。昨天,记者分别去了屈臣氏、肯德基和可莎蜜儿等门店,都有店员对顾客有促销性质的推荐。

  在屈臣氏衣之家百货店,收银员说,向来付款的客人推荐产品是公司培训的内容,一般忙的时候不太推荐,空的时候,会主动推荐收银台附近设置的小件商品和促销产品,包括食品和化妆品等,成功率大约有10%。

  肯德基的工作人员说,他们也有相关的培训,一般是当季新品,也有一些搭配上的小技巧:“买了食物的推荐饮料,买了饮料的就推荐小点心。” 体育场路附近可莎蜜儿门店的服务员,在结账时向记者推荐了现烤面包,并说:“很少会有顾客反感这样的促销。”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2025五一高速公路哪几天免费 今年五一劳动
  • 4月30日今晚24时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国内92和
  • 浙江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