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要求全员“开微店” 不达标者降薪罚款
这段看上去有点“绕”的规定,从时间、任务量件数、完成比例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核。如果无法达成任务目标,摆在面前的便只有处罚这一条路。处罚条件中特别强调,两个任务周期累计总任务未达到任务量件数要求,罚款300元,各类人员后3%未达到任务量件数要求的,降薪1档,促销员处罚500元。
而对于门店、分部、大区、总部各系统,美店开店率低于全员95%且销售低于100%的第一负责人降薪10%。直至连续完成两次两个任务周期的任务量要求,再取消处罚、恢复原薪酬。
当然,如果能够完成任务,将获得相应奖励。一种奖励方式是,在国美+开通美店分销商家商品即可以获得佣金(返利),佣金以国美币形式按照美店销售商品件数自动计算并将佣金发到国美+账号。另一种是完成整个专项任务可以获得任务表最后一行中标明的奖励,按照店铺销售商品件数进行计算。
记者简单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后一种奖励方式,假如一名三类员工在一个月内卖出500件单品,以每件平均奖励0.6元计,所得的奖励金额也不过300元。如果是成熟销售,有现成的客源,或许所得的奖励能达到千元以上甚至更高。
并不是所有的国美员工都心甘情愿以这种方式卖东西。上述员工便表示,朋友圈的微商已经全都屏蔽了,不想自己也变成被屏蔽的对象,其所在的部门同事私下也比较抵触。但为了不被降薪罚款,他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如果扣得太多,不排除考虑走人。”他说道。
这项对员工而言看起来有些强硬的政策,对国美整体却是一种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升App用户注册量和销售量的办法。
国美发布的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半年报显示,国美线上电子商务自营部分的销售收入预期增长超过75%,线上GMV增长预期将超过100%。尽管在10月份国美曾发布过净利下滑的预警公告,但员工合力对“美店”的推动,多少可以在下一年的年报中有所体现。
界面新闻记者为此向国美控股方面求证,国美控股方面称之所以推行美店,主要基于国美制定的“全渠道、新场景、强链接”,“打造全零售生态圈”的战略目标。
“为了能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我们在任何产品推向市场之前都会进行内测,通过内测来不断发现问题,进行调整,以确保在推向市场后能给用户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因此,内测的面越广,覆盖的人群越多,我们收集的反馈就越多,更多的反馈能够助力我们更好的完善产品,通过员工内测对产品研发逻辑和运营逻辑进行验证,进一步增强和丰满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产品。”国美控股相关人员回应称。
对于选择在双十一前后并在内部“强制”执行的做法,国美则解释称是为帮助员工更好的了解国美+这款产品功能,享受集团内部特惠,同时加强员工对公司战略方向的理解,提升员工的集体融入感。
国美同时强调,作为一个拥有一千多家线下门店和众多子公司的国美集团,要号召全集团员工共同体验和参与一项产品测试,必须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机制,以方便收集更多产品反馈,更好的完成内测和服务未来用户。
“据我们收到的反馈情况看,制度推行的很好,进行的非常顺利,得到了90%以上的员工认可,大家都对新项目充满好奇,员工都抱着体验新项目的态度去完成。”上述人员表示。
类似的做法在很多公司中都有先例,此前乐视为推动手机销售,也曾要求员工必须购买指定型号的乐视手机。还有一些传统的消费品公司,也会通过给员工分销商品来缓解库存压力,并以此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
但对于国美而言,在短期的数字提升之后,这些注册和下过单的用户,是否还能再次通过微店复购,并形成对国美+平台的依赖度、聚集流量,比卖出产品本身更加重要。据上述国美内部员工介绍,目前美信上员工可选的品类非常有限,且价格不算便宜,整体吸引力不足。
看起来,在说服更多消费者在国美开店之前,首先需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以更好的性价比来吸引内部员工参与此项事业的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