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和药业被举报涉嫌生产假药 主打品种抽检结果蹊跷

中国证券报   2016-11-08 10:02

­  该检验报告显示,奥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不符合规定,"有关物质"超过药品质量标准规定的最大限度,即该批次"奥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为不合格药品。据业内人士介绍,"有关物质"是决定一个药物是否安全有效的关键要素,是注射剂产品引发重大事故的风险源之一,也是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审评审批药品时关注的风险点。

­  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奥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工艺类似,但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中灭菌条件要更高。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也是圣和药业主打产品之一。这不免让人担忧,制备工艺条件更为严苛的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其"有关物质"是否符合规定。该药品为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抗厌氧菌药物,若出现与奥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类似的情状,后果不堪设想。

­  令人感到蹊跷的是,"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于8月23日签发其该批产品不合格报告,圣和药业却在8月18日就向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提出复检申请,并于9月23日收到复检报告,报告显示结果合格。"知情人士透露。

­  "依照国家食药监总局2006年7月发布的《药品质量监督抽检管理规定》第23条规定,被抽样单位或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药品检验结果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提出复验申请。"赵铭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指出,"根据该条规定,只有在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签发报告正式送达当事人之日起,当事人才可在法定时间内请求上级机构复审复检。而圣和药业在尚未获得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签发报告前,就启动了上级药检机构的行政复检程序,令人感到费解。药品安全关乎百姓性命,在两次检验结果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应由江苏省药监局立案查明更为妥当。"

­  招股书四大疑问待解

­  圣和药业于2015年7月在证监会网站公布招股说明书,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3333万股,募资15.08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与新药研发、制剂厂区技改扩建等项目。

­  据了解,圣和药业系中国药科大学教师王勇下海后所创办。王勇的目标是将其打造为一家百年老店。短短十年时间,圣和药业快速发展成为一家集医药研究、药品生产和市场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药品生产企业,"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接踵而至。

­  但是,圣和药业招股书甫一发布,就引发诸多质疑。

­  首当其冲的是巨额募资的必要性存疑。圣和药业的募投项目共有7个,分别为研发中心建设与新药研发项目、制剂厂区技改扩建项目、智能健康产业基地(科技研发中心)项目、南京圣和制药有限公司(汇诚制药)生产基地项目(二期)、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这7个项目共募集资金总金额高达15.08亿元。而截至2014年底,圣和药业的资产总计仅为7.28亿元,其募投项目总投资金额已超过其总资产的两倍还多。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美国联邦法官就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政
  • 两部门紧急预拨3000万元支持贵州做好地质灾
  • 外交部:已就日本抓扣台湾渔船向日方提出严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