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色“裸条”里借贷宝扮演了什么角色?
为了快速获得借款,一些人选择以身犯险,在借贷群里求助职业放贷人(甚至是不法分子),他们有的向出借人缴纳所谓“押金”“前期”,有的女性借款者甚至不惜押出裸照,把基于社交的信用贷款变成抵押贷款。而他们唯一能够抵押的就是自己的隐私和尊严。
《中国经济周刊》的调查称,“相比较借贷宝,QQ、微信借贷群里的借款相对更为快捷和方便,群里几乎时刻都有借款、放贷的信息发布,放款速度更加快捷。”那些职业放贷人(通常是高利贷)之所十分主动地把求助者拉到借贷宝平台去完成交易,看重的就是可以在线上达成一个合法的借贷合同,这样起码能确保自己国家规定范围之内的那部分利率(24%)有效,而且还有一定的免费催收服务。
不难看出,“裸条”借贷已经完全偏离了借贷宝试图构建的社交金融场景。社交金融是严重依赖于用户实际生活中的人脉资源的,先有人际关系,后有借贷行为。但总有些社会边缘人群在一定阶段偏偏处于人脉断绝的状态——他们实际是社交金融自然边界之外的人群,一旦不惜代价去击碎这个边界,“裸条” 这样的极端案例就出现了。
借贷宝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在绝大多数案例中它都不是交易的“第一现场”,也很难说是信息撮合者,实质更像是一个便利的借贷合同生成器。尽管责任有限,但既然牵扯进去就不是毫无关系。
有网贷行业专家表示,放款人和借款人自身要承担主要责任,借贷宝的疏漏,就是对借款、出借双方的审核和把控做得不太到位。
但借贷宝的无奈之处在于,它是无差别面向数亿人群的借贷工具,最重要的义务是对用户个人身份信息的审核、验证。传统金融中的“尽调”对于互联网信息平台来说不仅不经济,实际也很难有效甄别“不合格”用户。这就意味着,用户失范行为的个案可能会永远存在,并且无法实时监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