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触网优质优价 可一根网线真能对接城乡?

人民日报   2016-10-09 14:57

­  “要想生活好,赶紧上淘宝”,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3100亿元,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60多亿元。面对这个潜力无限的市场,农村电商成了不少创业者追逐的新风口。

­  最近,在苏州召开的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突破口之一是推进农业电子商务,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  但在互联网与农业这个最传统的行业相碰撞,激发创新火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站在风口的创业者,如何乘风飞得更高?

­  网店建成还差啥?

­  “卖难”有所缓解,但仍存物流等痛点

­  毕业于中科院空间物理专业的刘传军没有继续仰望星空,而选择面朝黄土,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农产品电商创业路。

­  决心坚定来源于对农村的深厚感情。在农村长大的刘传军说,农村不缺优质农产品,但好东西却卖不上好价钱。农产品物流链条有五六个环节,代理商赚取了近80%的利润,农民处于产业价值链条的底端。2014年,他创办蔬菜电商——美菜网,致力于为中小餐馆提供新鲜蔬菜配送,在帮助农民实现产销对接的同时,最大程度简化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增加农民收益,也降低餐馆的原料成本。

­  找到市场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如何将农产品及时送达。刘传军坦言,专营生鲜农产品的电商,生存之道是运输速度快、产品质量高,这必须以发达的物流体系为依托。创业初期,美菜网与多家快递公司合作过,但没有一家能在速度、品控和损耗率上满足要求。

­  无奈之下,刘传军只能自建冷链物流体系。他说,生鲜冷链物流的成本比普通物流高1—2倍,冷链成本占销售额的25%—40%。加上冷链设备、运营维护等,负担相当沉重。“希望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力度,为冷链物流业适当减负。同时提升冷链运输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

­  物流是农村电商的痛点。王锞是菜鸟网络农村物流业务总监,他经常被农民问到,“怎么把我们的好产品卖出去?”王锞说,如何将好的农产品运到市场,对农村电商来讲也是个大困扰。一方面,物流网络尚未覆盖到不少农村地区,消费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都有梗阻。另一方面,物流设施水平低,无法满足生鲜类农产品的运输需求。

­  一些大型的电商企业开始布局农村物流。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苏宁通过1600多家直营店,打通农村市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超过90%的区域已经实现了次日达。京东在全国10个城市建设了先进的多温层冷库,覆盖了63个大中城市。

­  政府层面也在推动。农业部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电商平台,在10个省份开展鲜活农产品进城;支持分级包装、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商务部副部长高燕介绍,2016年上半年,累计利用国家专项建设基金96亿元,带动社会资金1600亿元,支持182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冷链流通设施项目建设。同时组织大型电商、农业生产流通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促进农村传统流通渠道的升级。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广东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最高法首次发布意见服务和保障西部陆海新通
  • 查罢免办蓝不办绿?台“调查局”承认召开视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