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回应食用油不实之词:各类合格油品均可放心食用

中国经济网   2016-09-29 10:33

­  食用油按国标使用抗氧化剂,可放心食用

­  众所周知,油脂如贮存不当,在光、空气、水及温度的作用下,会氧化变质,产生异味或哈喇味而不能食用。这会对食用油脂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继而导致成品油脂的货架期缩短、油脂的风味和品质降低。

­  为了保证油脂在保质期内不被氧化,可以采用避光低温储藏、充氮气保护和添加国家允许的抗氧化剂等措施。鉴于低温贮藏需要制冷,在油品流通环节及消费者家中难以实现。充氮气保护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措施,但包装开启后氮气逸出,对油脂就失去了保护作用。因此,最常用的延缓油脂氧化变质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添加国家允许使用的抗氧化剂。这也是国际上的通常做法。

­  当前,符合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的常用合成和天然抗氧化剂包括: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 (TBHQ) 、没食子酸丙酯(PG)、维生素E(VE)、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等产品。这些抗氧化剂在植物油中使用量一般为小于0.2 g/kg(即小于0.02%)。

­  出于安全与性能的考虑,当今我国食用油脂中普遍使用的抗氧化剂为TBHQ。TBHQ早在1972年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监督局(FDA)所接受认可,其在实验室及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显示出对植物油脂具有极好的保护作用,FDA并规定,TBHQ在油脂中的使用限值为油脂的0.02%。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对许多关于TBHQ的研究结果都显示:TBHQ作为抗氧化剂使用,在体内不会产生遗传毒性作用,且已无需再作进一步遗传毒性研究。此外,有些油品也使用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而BHA和BHT由于价格、使用效果等原因在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中早已不再使用了。

­  因此,抗氧化剂的使用情况并不像该“营养专家”所说那样,“我国食用油脂抗氧化剂基本是BHA和BHT”。另外,该“营养专家”讲的“BHA和BHT易导致胃癌和肝癌”的说法更是有待商榷与考究。由此可见,对于按国家标准规定使用抗氧化剂的食用油,其安全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消费者可放心购买食用。

­  食用调和油“没有营养”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  该“营养专家”在节目中称“调和油都不太好,基本都是精炼的”,这种完全否定调和油的说法再次证明该“营养专家”对精炼油缺乏科学认知,也说明他对调和油的认识存在极大误区。

­  调和油又称调合油,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品油按照营养平衡或风味的需要,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通过科学调配,食用油的营养和风味得以改善,更适合于熘、炒、煎、炸或凉拌等日常烹调使用。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油,配以一定数量的香味油或精炼过的稻米油,玉米油、油茶籽油、橄榄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等特种油脂。常识告诉我们,不管是压榨油,还是浸出油都是需要精炼去害留利的,而每一种油的精炼程度是根据毛油品质和成品油用途而定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精炼得到的成品油中均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因此,“调和油不好”和“没有营养”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  2016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及2015版《美国膳食指南》都强调食物要多样化,这对于食用油来说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各种食用油都要吃,品种要多样。一般来说,各种油品的热量值大同小异,但其中营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调和油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油品经过科学配方调制而成的,不仅脂肪酸组成的平衡性好于单一植物油,还含有更为丰富多样的营养成分。因此,在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上,调和油比单一植物油更具优势。同样地,在这里也回应了有人将调和油归类为地沟油的谬论。

­  当然,在充分肯定调和油上述优点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我国食用调和油没有国家标准,当前食用调和油市场存在着标识混乱、名称繁杂和以次充好等问题,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调和油生产企业往往将价格高而投放比例较少的的油品来命名调和油。

­  为了规范调和油产品的市场行为,国家即将出台的《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中对调和油作出了两项重要规定:一是调和油统一称为“食用植物调和油”,不能以价格高的油品来命名;二是调和油的标签标识要注明各种植物油的比例,也就是说必须公布调和油的配方。我们相信,随着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调和油的科学内涵和营养价值一定会真正体现出来,并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  此外,该“营养专家”在关于“转基因油”、“饱和脂肪酸”和“人造黄油”的一些论述中也存在不少偏漏。以“转基因油”为例,由于转基因油料中的转基因成分是以蛋白质为载体,不与脂肪相结合,因此用转基因油料生产的食用油中是很难检测出转基因成分的。这就表明,用转基因油料生产的食用油是安全的,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  总而言之,我国的油脂加工业和油脂市场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市场上的食用油产品只要符合我国食用油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的任何一个等级的油品,都是安全的,消费者可放心食用。与此同时,建议消费者要用科学的眼光对待食用油的安全问题,避免被谣言误导,陷入不必要的恐慌。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
  • 临夏州纪委监委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
  • 吉安市财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金强严重违纪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