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诈骗电话背后实名制尴尬:经销商用假身份证绑卡

2016-08-30 08:23 来源:澎湃新闻 0

­  因接连发生的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继而发生离世惨剧,让近年来已然泛滥的电信诈骗,被推至聚光灯下。矛头所向,靶心之一,是诈骗者常用的170/171号段,以及其背后的虚拟运营商。

­  8月26日,工信部官微对外披露,近日,媒体报道山东省临沂市一女生(徐玉玉)被骗学费后死亡事件,我部立刻开展了核查工作,已查实涉案号码之一属远特(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另一涉案号码属中国联通,据查两个涉案号码均登记了用户实名信息。

­  远特通信是拿到第二批牌照的虚拟运营商。该公司8月25日也公布称,诈骗山东女孩徐玉玉学费的171手机号确属该公司发售,且有完整的实名登记信息。

­  170、171号段是为虚拟运营商准备的专门号段。因为监管措施跟进不到位,电话号码实名制登记落实不力,近年来已成诈骗电话的热门号段。不过,这次涉案的号码据称是实名登记的。

­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大部分参与电信诈骗的170、171号段的手机号,均能找到实名信息,但这是因为很多电话卡在售出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实名绑定,这个登记信息未必就属于实际使用人。这一行为俗称“养卡”,是行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其背后的主导者正是经销商甚至是虚拟运营商自己。

­  如此一来,实名制在170/171号段的不少手机上,已经名存实亡。

­  澎湃新闻记者的调查发现,类似的现象,并非170/171号段的电话号码独有。

­  虚拟运营商的超高实名登记合格率:远特通信实名率超过95%

­  为给电信联通移动三家独大的电信市场注入活力,工信部于2013年底开始发放牌照,虚拟运营商作为“鲶鱼”被引入市场,170与171开头的号段即由虚拟运营商运营。

­  虚拟运营商本身没有基础网络,它们租用三大基础运营商的网络,从三大运营商手中批发语音流量、短信等服务,再直接分销或者加入自己的创新服务后,卖给消费者。

­  截至目前,工信部发放了5批共42个虚拟运营商牌照。前文提及的远特通信,即是第二批获得牌照的虚拟运营商。

­  自称是“中国最大的一站式通信服务平台”的远特通信,实名登记率似乎并不算低。

­  在工信部网站8月5日公布的对虚拟运营商实名制落实情况抽查暗访的结果中,远特通讯在网用户实名登记信息合规率为95.95%,符合工信部曾经提出的“确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的要求。

­  不过,鉴于基数较大,远特通信被关停的涉嫌电信诈骗等犯罪的号码也相当多。

­  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底,工信部已组织电信企业对14万余个涉及通讯信息诈骗等犯罪的电话号码进行了快速关停。其中虚拟运营商关停号码60202个,远特通信有23280个号码被关停,占比最大,达到了总数的39%。

­  远特通信官网显示,截至2015年底,该公司的用户数已突破240万户。

­  不只是远特通信号称合规,在工信部网站8月5日公布的同批抽查的8家虚拟运营商中,只有分享通信的实名登记合格率不达标,为91.3%,小米科技等3家企业的合格率都在99%以上。

­  问题是,即便实名登记合格率超过95%,剩余的5%规模依然惊人。而且,这超过95%的合格率,本身可能也有水分。

­  黑卡仍在流转:经销商大量“养卡”,让实名制名存实亡

­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部分电话卡售卖点了解到,没有身份证件,也可以买到170或171号段的电话号码。

­  记者询问无需登记的原因,有店家向记者出示了一种35元一张的电话卡,称该卡属于一次性卡不可再充值,故无需登记。

­  而更多商家则直言,自己出售的虚拟运营商卡,已经经过实名认证,符合相关规定。其中一个店家拿出了一摞标价50元的“红豆通讯”电话卡,均为171号段。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所有的卡在经销商手中进行了实名登记,“经销商有办法找到大量身份证进行登记,为了方便消费者”。但对于具体的操作办法,他表示并不了解。

­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该店家所说的情况是行业内常见的“养卡”现象。“养卡”又称“假激活”,虚拟运营商通过非法途径买来大量身份证信息,提前给待售的电话卡进行身份认证。

­  “这也是虚拟运营商的无奈之举。”该业内人士称,“在很多省市虚拟运营商的号码交易很不活跃,但按照规定,虚拟运营商只有在每个开展业务的城市用户开卡比例达到50%,才会获得下一批码号资源。为了维护市场他们只能这么做。”

­  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现在随着工信部对实名认证环节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养卡”也越来越难,“最直观的一点,以前只要上传身份证扫描图片就能绑卡,现在必须要采集消费者手持身份证的照片,比对真人和证件照片后才能完成认证。”

­  即便如此,那些在过去由运营商和渠道商“养”起来的手机卡,还是大量地流入市场。

­  在42家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中,除了迪信通、北纬、天音等少数本身就从事通信产品分销的公司,大部分企业的主业与通讯并无直接关联,更没有成熟的线下销售的渠道,因而不得不依靠一些渠道商来进入市场。

­  邹学勇表示,170、171号段成了诈骗电话的集中营,暴露了虚拟运营商管理经验和渠道建设经验的匮乏,“许多刚刚拿到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没有放号的渠道,也没有发展用户的概念,这时很多经营卡的企业就会找到虚拟运营商寻求合作。在过去三大运营商的渠道竞争就已经非常激烈,虚拟运营商的出现让发展用户更加困难。许多成为了渠道商的卡商为了抢夺市场会忽视一些规范,非实名制开卡就是这个时候兴起的。”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初秋帆布鞋怎么搭配衣服 看女神街拍帆布鞋穿搭指南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