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京城多家餐厅推打赏被指变相小费 消费者普遍反感

2016-08-28 09:05 来源:北京青年报 0

­  观点

­  支持方

­  打赏对行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在接受采访时坦言,1956年公私合营前,老的饭庄都有打赏传统,比如《天下第一楼》里也有这样的情节,食客赏的铜子扔在二柜的竹筒里,声音脆响让人有面子。店方将赏钱按角分配,不是只给服务员,柜上、灶上、跑堂的都要平均分配。

­  针对现在一些餐饮企业流行起来的打赏制,冯恩援认为这是当代社会食客情绪一种表现方式,不足为奇,可以顺其发展,“中烹协也对此现象进行了关注,很多餐饮企业也是希望加强消费者和餐厅互动,得到消费者的评价,就像打车软件也有发红包的功能一样。”

­  反对方

­  优质服务是商家义务 不能主动索要打赏

­  针对目前部分餐馆推出的“打赏”服务员的新活动,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消费者网主编陈音江表示,顾客到餐馆用餐是支付餐费的,餐费中已经包含了菜品、服务员的服务和餐馆的必要开销等费用,而餐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商家应尽的义务,消费者不需要再为服务买单。

­  现在,餐馆推出“打赏”应该是鼓励服务员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这种“打赏”的关键在于谁主动。如果服务员为了向顾客索要“打赏”而干扰了顾客的用餐,消费者可以向商家提出投诉。

­  他建议,以前部分商家曾推出服务员提供优质服务,顾客给其贴笑脸或五角星,商家每天评出服务明星,由商家对员工进行奖励,这种方式既避免了变相消费的嫌疑,又刺激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佳 王薇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皮尔卡丹因质量问题多次被曝光 滥用品牌授权走下神坛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