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透视玉石乱象:证书不鉴好坏 商家利用证书抬价

2016-08-09 08:18 来源:人民日报 0

­  玉石证书只明真假不鉴好坏(经济聚焦·透视玉石乱象②) 不少商家利用消费者对证书的盲目信任抬高价格

­  蔡华伟绘蔡华伟绘

­  制图:张芳曼制图:张芳曼

­  在本版8月8日报道中,游客孙女士在旅游商店买玉的经历让不少人依稀相识、感同身受。那么在玉石批发市场买玉情况又如何呢?记者走访多家玉石交易市场发现,即使真假不是问题,玉石价格仍然是雾里看花、水分十足。

­  “我们这张证书上有CMA、CAL、CNAS三个标志,有这三个标志就代表国内水平最高级别,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在珠宝玉石商家的再三保证下,看到鉴定证书上的红戳,不懂行的消费者往往会相信这是好东西——“证书都说是A货了,总不能错吧?”

­  但A货就等于好货吗?未必。记者调查发现,鉴定证书上的A货仅仅表示这是块天然石头而已。

­  假货出不了鉴定证书

­  “目前出现的珠宝方面的纠纷一般不是因为卖假货,而是价格欺诈”

­  记者在昆明和乌鲁木齐走访了部分珠宝城,大多珠宝商都会明确地告知记者所销售的玉石均为A货,并承诺假一赔十,有些商家为了招徕生意,甚至还打出了“假一赔百”的牌子。“只有在花鸟市场和一些路边小摊才会有B货或假货兜售。”昆明的玉石爱好者彭先生告诉记者,B货或者假货都出不了正规鉴定证书。

­  记者在云南联贸珠宝批发城内发现,标价较高的玉石都会附带一张由权威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低于200元的玉石,一般没有鉴定证书。

­  随后,记者以游客身份咨询了多家珠宝商,均被告知没有B货或假货。其中一家店主称,如果顾客确有需要买B货或者假货的,可以通过关系联系到货源。

­  记者在云南、新疆调查发现,翡翠、玉石都可以通过鉴定证书得以鉴别,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如果出售有鉴定证书的假货,商家将面临高额罚款,因此商家很少会主动冒险。

­  云南省珠宝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肖永福介绍,要成为鉴定师,先需要通过考试取得从业资格,同时必须在国家认可的鉴定机构任职才能出具鉴定证书,个人不能独立出具证书,国家也不允许个人挂靠机构。

­  目前对鉴定机构基本上停止审批。而出具一份鉴定证书,一般需要一人鉴定,一人核对。如果某个机构出具虚假鉴定证书或者错误鉴定,不仅会面临巨额罚款,还面临被吊销执照的风险。“应该说目前整个云南珠宝市场出具鉴定证书是非常规范的,具备出具证书资质的机构都经过政府审批。目前出现的珠宝方面的纠纷一般不是因为卖假货,而是价格欺诈。”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刘森淼:中国奶业迎来积极变化 奶价将回归合理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