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直播平台被曝虚假繁荣 1元能买1.5万高级粉
平台回应:不会公布惩罚规则
截至发稿时,记者发现有多家商家对部分刷人气商品进行了下架、或转卖其他项目,其中一家甚至直接关闭了店铺,而此前记者曾从该处购买了映客粉丝。有商家称,为了不引来淘宝的查处,他们有时会将一些商品下架,或者改销售与游戏相关的项目,如游戏点券直冲、折扣等等,转移注意力。
映客方面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对刷人气的行为“零容忍”,映客会根据情况恶劣程度,会做暂时封停24小时、48小时、甚至永久封号等不同处理,但该公司表示不会公布具体惩罚体系规则。
截至7月18日,记者的映客账号仍然能正常使用,未被处理或警告。
截至发稿,记者未与斗鱼方面取得联系。
“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哪些是真实用户哪些是虚假用户。”虎牙所属的YY娱乐总经理周剑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直播平台非常反对这种做法。
不过周剑说,这种刷粉丝的处理也要视情况而定。“一种是适当带领人气,希望被人认可,这是可以考虑的。第二种是恶意挂号,营造虚假人气,对此平台会直接处理掉。”
公开秘密
在互联网江湖,刷单的情况不止存在于直播软件市场,微博刷粉丝、微信公众号刷阅读量、电商刷单都是公开的秘密。
据媒体报道,除了刷单之外,很多直播网站都为观众开辟了给主播“打赏”的通道,而“刷打赏”也成为经纪公司、直播平台和网红之间创造“GDP”的手段。
直播作为一种新的交互方式,得到无数资本青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的116个直播APP已有108个获得融资。2016年直播市场更是红火,BAT等大公司也进军该领域。今年1月,映客获得A股上市公司昆仑万维(300418)的6700万元融资。3月斗鱼TV融资1亿美元,腾讯领投出了4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担忧,当刷单成为直播平台普遍现象,资本疯狂追逐,整个行业陷入“刷单-好看的数据-高估值-刺激刷单”的恶性循环。
目前,国内对于直播平台的管控,主要关注的还是主播的行为是否违规。对于直播内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除了后台监测人员,外界往往只能是“雾里看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