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团伙冒充药监人员收购保健品

2016-07-25 08:24 来源:京华时报 0

­  “由于我们的疏忽,使一些不法分子毁坏了一些医院的名誉,我代表政府表示歉意。”嫌疑人的话术本上,详细记录着应该怎样和客户沟通。

­  民警介绍,在通话过程中,一旦客户准备交钱,陈某等人便会根据客户的情况收取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的保证金,之后还会以药监局的身份向客户出售“正规”的保健品。

­  民警介绍说,客户收到的“正规”保健品其实还是之前的保健品,“药监局”承诺的退款也是不可能的。

­  女孩发现入错行做提示

­  民警介绍,该团伙中有一名20岁的女孩刘某,今年4月份刚来到北京打工。陈某将这位女孩拉入伙,让她做推销员,用电话销售保健品。

­  刘某称,她曾询问陈某卖的是什么保健品,功能是什么。陈某回答说,不用管卖的是什么,只管负责销售。

­  刘某工作一个多月后,因挣钱太少不想干了。陈某便告诉刘某可以通过冒充药监局的方式赚更多的钱,但刘某认为这样是骗人的,不想干。

­  之后,刘某趁团伙成员不注意的时候发短信给客户,让客户不要汇钱,并告知“我们是骗子”。刘某称,她还曾收到感谢的短信。

­  近日,记者从房山警方获悉,现该团伙的6名嫌疑人因涉嫌诈骗已被房山公安分局刑事拘留,诈骗金额及被骗客户信息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  民警提示,市面上的保健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商家在出售保健品时都手持话术,将保健品效果夸的“包治百病”,引诱客户购买。群众在购买保健品时要通过正规渠道并认准正规保健品标识。同时要加强对自身信息的保护,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透露给别人,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恶棍式打假揭秘:自带假货掉包 专司敲诈牟利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