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送给老爸的保健酒

2012-06-14 11:52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6月14日讯 操劳了大半辈子,儿女成家了,孙辈会跑了,我们的老父亲终于可以歇歇,与老友们泡泡茶,与知己们喝喝酒。说到酒,毕竟父辈已经不再年轻,除了口感得到满足之外,健康的因素也需考虑。于是,保健酒被孝顺的子女们纳入父亲的饮酒单。

  父亲节在即,虽说是个洋节,却不乏商家以此为由,于近日推出了一些品牌保健酒的让利活动。不过,记者也了解到,与秋冬白酒火、夏季啤酒旺的局面有所不同的是,泉州的保健酒市场一整年下来都呈现不温不火的态势。

市场:不温不火 买者寥寥

  “十全大补酒”、“春生堂”,是泉州土生土长的保健酒,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盛行。不过时过境迁,现今已经很难觅得“十全大补酒”的踪影,倒是“春生堂”还保留着。泉州的保健酒市场,更多地被外来品牌,如椰岛、劲牌、枸杞、黄金酒及三匹马、雷允等所占据,他们的份额甚至超过了90%。除了这些,民间还保留着一些家酿药酒,一些市民买来散装高粱酒,放入党参、枸杞、人参、灵芝、雪莲等补药泡制而成,或用杨梅、龙眼、荔枝、蛇蚁酿造。

  闽南沿海地区属于海洋性气候,潮气、湿气重,容易引起风湿病,而保健酒具有防风湿、舒筋活络、增强免疫力等效果,按理说应该受到欢迎。不过记者在走访中却发现,虽然保健酒的品种不少,价格也不会贵(大多百元左右,便宜的不过几元,贵的也很少超过300元),可是购买者却不多。泉秀街某超市烟酒专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逢年过节,保健酒平日里少人问津,现在是因着有个父亲节快到了,买的人才多了一点。

原因:三大因素导致平淡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保健酒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在泉州地区经营数十年酒生意的林育民先生认为,保健酒以前叫药酒,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是东方养生智慧的结晶,能够存活至今,说明生命力很强。近几年来,保健酒的销售规模、销量其实也在大幅增长,每年平均增长水平都在20%左右,只不过同期的白酒、葡萄酒等酒种的销量、价格都增长得太快,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眼球,保健酒才被有些人遗忘了。

  在泉州,保健酒为什么不能像白酒或啤酒那样火热?据分析,首先,保健酒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一些中老年男性朋友,这一部分人的消费很理性,饮用人群很少会暴饮。其次,保健酒有一股药香味,不适合大口或者直接干杯,只能细细品尝。很重要的一点,很多人不习惯保健酒的那种药香味,特别是年轻人,闻到那种味道就喝不下去了。第三,缺乏有实力公司的介入,与白酒、葡萄酒行业不同的是,目前保健酒中除了劲牌公司在全国运作比较成功外,其他品牌都属于区域性的,缺乏真正的全国性品牌,而要做强保健酒需要更多外来资本的介入。

突围:加强宣传 提高品质

  虽然说现在保健酒行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市场也不够强大,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在健康观念受到越来越多人重视的21世纪,加上这些年健康、养生文化的普及,保健酒将会迎来自己的发展良机,主要要看酒商如何把握、突围了。

  如何突围?林育民认为可以借鉴成功保健酒发展的经验,也就是通过品牌传播、品质保证及包装创新,当然还需要庞大的营销团队及健全的经销网络。除此之外,他觉得既然民间能够存在那么多的家酿药酒,就说明保健酒的市场潜力巨大,只是宣传不够。而且家酿酒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规模生产需要一定的工艺流程、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品质检测,而家酿酒没有这些环节,缺乏科学的东西。此外,还得加强网络建设,加强消费者的培育及产品品相的完善、包装改进等。如果能够做到这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新的保健酒企业出现壮大,成为行业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杨江参)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12580美食节献礼父亲节
下一条:未来三月 啤酒或达今年销量巅峰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