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首开网络制茶课堂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近日,“全国第一产茶县”安溪,首创“微博直击制一泡好茶”活动,在该县“中国茶叶第一镇”感德镇隆重上演。据了解,这是该县首次尝试以网络现场直播的形式,对茶乡茶事进行宣传报道。
该活动由当地媒体《安溪报》官方微博(www.anxibao)、感德镇官方微博以及新浪泉州三方参与,借助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展示“中国茶叶第一镇”感德“制一泡好茶”艰辛复杂的过程,从采茶女采摘茶叶,到制茶能手摇青、摊青、杀青、炒青、包揉、烘干直至出炉,再到茶商抢好茶全过程,全程滚动式实时直播。
整场网络直播,共发出茶事博文38条,发布茶事图片37张,茶事视频5个,并结合开展“百份‘鲜’茶礼,免费大派送”互动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广州、上海、辽宁、河南、河北、厦门、三明等全国各地数万粉丝的眼球,网友疯狂转发,好评如潮。目前,活动还在持续发酵之中。
“网络制茶课堂”教你制好茶
3日下午时分,骤雨初歇,茶农们纷纷上山抢摘春茶。工作人员及时介入,跟随采茶女,爬上茶山,开启“网络制茶课堂”之旅。
“吃过午饭,天空开始露出笑脸,明亮了起来。难得天晴,一刻值千金。家家户户的采茶工倾巢而出,连暂时不忙着制茶的‘采茶男’也上山助阵,帮忙抢摘。”当日,15时34分,《安溪报》微博首发“采茶女教你采好茶”图文信息,立即引发网友转发10多条。
15时56分,新浪微博发出图文信息:“快来围观安溪采茶女,采茶咯。”此图文信息更是调动了粉丝们的“围观”热情,全国各地转发58条该博文,评论超过19次。
进入晒青环节,在感德制茶能手陈两固家中,工作人员时刻做好观察记录“制茶能手教你制好茶”过程及制茶心得:“抢摘,紧接着就是抢晒。传说中茶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晒青。15:15,门前大埕水泥面板上铺上一大席茶巾,茶青倒上,用‘八戒耙’摊开,不时翻动……瞧!制茶能手两固多专注!”
随着摇青、摊青,再到4日的炒青、包揉、打散分离、复烘跑火、出锅复揉,以及烘干出货等环节的有序推进,工作人员即时记录,即时发出图文、视频信息,给前来“围观”学茶的铁观音迷,上了生动直观的一课。
对于此次直播活动,众多粉丝表示很“给力”。博友“蔡春霞V”、“王平年”似乎有些等不及,跟帖留言表示:“找个时间过去拜会一下!”而博友“z夜枫Z”甚至风趣地说:“哇,以后干脆大家都别读书了,去制茶哈!”
“通过网络制茶课堂,展示一泡好茶的制作过程,直观生动,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铁观音迷到感德学制好茶!”全程参与此次活动的感德镇镇长陈志明补充道。
“一泡好茶是用心做出来的”
“只要用心,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一泡好茶是用心做出来的。”直播活动当晚,感德镇党委书记陈钦洲赶赴现场。
陈钦洲说,细节决定成败。一泡好茶的出炉,要经过数十道工序的加工,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会给成品茶留下瑕疵。
“感德‘正味’好茶看上去往往是水清味幽,其实已经是达到形、色、香、味的最佳结合点!”谈及感德安溪铁观音的特色,陈钦洲道出了他的茶叶“垂直理论”,“同样长的柱子竖起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垂直得不偏不倚,平淡无奇,但它的高度一定是最高的。同样道理,感德正味好茶往往看上去‘平淡无奇’,拿有瑕疵的茶叶一对比,高低立马见分晓。”
如今,已经有很多感德茶农,懂得了他的“垂直理论”,都在用心制作正味好茶。而制作这样的一泡好茶,并不仅仅是这数十道的制作工艺。
“制好茶,在于天地人!”此次直播期间,作为感德镇制茶能手代表的陈两固,除了悉心传授制茶秘笈外,这位数十年坚持用心做好茶的茶农,还把一位爱茶人赠予他的“循天固本,与地讲和,待人真诚,一言立信”的赠言,毫无保留地“抖露”出来,献给更广大的爱茶人。
“正因为感德有陈两固这样用心做茶的茶农,正因为他们的执著、专注,‘中国茶叶第一镇’才实至名归!”说到此前获评的“中国茶叶第一镇”,陈志明认为茶农的贡献功不可没。
另悉,5月6日~8日,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文学杂志社、福建省艺术馆、《福建歌声》杂志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感德开展采风活动。据了解,本次采风是我国艺术界一项有影响的创作活动,受到了社会和媒体的普遍关注。(本网记者 林桂平 林良标 通讯员 谢德炳 陈德进 林钦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