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风暴中的武钢雪上加霜:大而不强 有领导以“钢”谋私

2015-09-22 15:09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0
原董事长邓崎琳落马,外派职工做协警,与柳钢10年“貌合神离”的重组结束

正式职工转岗当协警,武钢为啥出此招?

  9月8日发生在武钢集团子公司武钢重工集团的一件事,或许可以被写进武钢的历史。

  当天上午,45名武钢重工职工从厂区集中出发,到武汉化工区当协警。这是武钢历史上第一次派遣职工“走出去”为社会服务。到现场为他们送行的,是武钢历史上第一个“外来”一把手、出身于宝钢的马国强。

  在武钢,这45名职工的准确称呼应是:富余职工。

  据媒体报道,他们大多是生产一线的机床工、造型工、焊工等,年龄最小的32岁、最大的52岁。因为钢铁及配套行业过冬,武钢重工关停并转持续亏损、扭亏无望的单元和产线,大幅度精简职工队伍,产生了不少富余职工;部分产线也因为合同不饱满,职工收入得不到保障。

  据了解,下一步武汉化工区还将陆续提供协警、保安和物业等300余岗位吸纳武钢重工的职工。武钢重工也将开拓其它社会渠道,将陆续派遣职工服务外部市场。

  尽管从国企产业工人变为社会服务人员,但他们 “武钢正式职工”的身份关系不变,薪资关系不变,组织关系不变。

  武钢集团董事长马国强在现场为职工鼓劲加油。他说,人力资源优化是国有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把人力资源盘活、用好,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既有利于个人发展,也有利于武钢未来竞争,对社会也是重要贡献。

  武钢的这次用工改革,与日益严峻的行业形势和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有关。据媒体报道,今年1—6月份,武钢没有完成年初预算目标和国务院国资委下达的经营业绩考核目标,6月首次出现亏损,7月连续亏损,且亏损加剧。危机面前,压缩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武钢的重要选择。

  武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称,目前,武钢劳动生产率仅为世界先进钢铁企业的1/3,与国内先进钢铁企业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同时,武钢吨钢人工成本是国内先进民营钢铁企业的3倍左右。

  8月5日,武钢印发《关于应对危机保生存、全面压降成本费用的通知》;8月14日,武钢人力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业务回归工作的通知》。关于下一步劳动用工改革方向,武钢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加大业务回归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人员交流输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

  当然,对于武钢来说,人力资源优化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任务。

  邓崎琳201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段话,或许能为武钢的人力成本负担做个注解:武钢是个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老企业,有10多万职工。7.3万在岗职工,两万内退,不到两年就将退休回家的,6万离退休职工。还有3万多大集体职工,就是没考上大学的武钢子弟,自己搞的企业,靠武钢生存,搞些活路的,3万多人。“一共十几万人,都要吃武钢的饭,还不能直接推向社会。”

与柳钢分手,“生命工程和希望工程”或受影响

  9月8日的外派职工,被许多人看作是武钢在应对危机上向前走了一步。但次日柳钢股份(601003.SH)的一则公告,则让许多人对武钢平添担忧。

  9月9日,柳钢股份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的通知,广西国资委与武钢集团联合设立的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召开了股东大会,同意广西国资委从广西钢铁集团撤资,柳钢集团退出广西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成为武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其注册资本也由468.37亿元调减为80亿元。

  这标志着柳钢与武钢长达10年的跨地区重组正式成为历史。

  据媒体报道,2005年12月,广西国资委与武钢集团签署了《武钢与柳钢联合重组协议书》,为推进防城港钢铁项目,双方约定联合成立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后更名为“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武钢集团以现金出资占80%股权,广西国资委以柳钢集团全部净资产出资占20%股权,初始注册资本为440亿元。防城港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000多亿元。

  今年3月,邓崎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项目对武钢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武钢地处中部地区长江中游,过去是黄金水道、九省通衢,到现在我们的进口矿石达到几千万吨,都要从海边运过来,运费每吨高出100多块钱,一年进口一千万吨就是10几个亿,两千万吨就是20、30个亿。在钢铁寒冬的时候,这是很不划算的。”

  今年6月,马国强出任武钢董事长。6月15日,马国强任董事长10多天后,就前往南宁拜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马国强表示,防城港对于武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武钢把防城港钢铁项目建成1000万吨规模的决心不会变。他希望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如期实现冷轧产线顺利投产,早出效益。次日,马国强到防城港钢铁基地调研并强调,作为武钢的生命工程和希望工程,防城港钢铁项目是武钢发展的未来和机遇,把握好这一难得的机遇,将“建成世界一流钢铁企业”从口号变成现实。

  关于“分手”的原因,双方并没有公开。据媒体报道,武钢内部人士表示,柳钢撤资是商业合作的正常现象,双方都有合作与不合作的自由,“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但是我们建设防城港项目的信心和决心是不会变的。”

  有业内人士甚至称:“武钢和柳钢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合并过,连恋人都算不上,说离婚都过了,现在不过是回归现实而已。”

  柳钢、武钢“分手”后,钢铁行业的合并重组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反思。有人表示,如今看来,依靠行政手段来强推兼并重组,违背了市场规律,虽然形式上重组合并完成了,但往往后期会遇到合而不并、貌合神离的结果,最终无法实现压缩过剩产能、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但亦有人表示,中国钢铁业重组尽管有困难,但依旧是大势所趋。

  关于防城港项目,有人担心柳钢撤出后,独立运营该项目的武钢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拖累,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资金,“另外,武钢毕竟不是当地企业,各个方面可能不会像之前那么顺畅”。也有专家认为,“分手”事件并不会对武钢造成太大拖累,因为防城港项目一直就是武钢在建设,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仅是提供相关支持,毕竟地方政府会从中直接受益。记者 张伟)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德国大众尾气排放检测“做手脚”遭指控 股价遭重挫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