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城乡差距将日益显现 养老金水平相差24倍难公平

2014-01-26 17:54 来源:工人日报 0

  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2014年《社会蓝皮书》中显示:2012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农保的参保率分别呈上升趋势,其中,城镇职工人均养老金水平已达2.09万元,新农保为859.15元,两者养老金水平相差24倍之多。

  必须承认,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在完善农村社保方面付出了持续而有效的努力,建立健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等,但依然存在着项目不全、覆盖面狭窄、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等难题。

  过去,农民对社保问题远没有收入问题敏感,主要是因为手里有土地,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他们逐步失去了土地,涌入城市,却无法在那里享受到公平的社保。

  专家尖锐地指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但只实现了35%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但如果将2.5亿左右的农民工纳入城镇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并轨,那么仅城乡养老保险并轨过程中总的资金缺口就会高达30.69万亿元,其中企业需要承担23.22万亿元。对于处在经济下行周期、升级转型压力巨大的企业来说,这是不可能承受的支出。如果依赖财政吃紧、债台高筑的地方政府,更是纸上谈兵。

  城乡收入差距除了有历史欠账的原因,更多的是在城市化、市场化过程中形成的。

  好在中央政府执政的核心是民生,构建公平公正、城乡统一的社保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比如到今年为止城镇退休职工已经实现十连涨,社会各界关于养老并轨、公平医疗的呼声也在获得决策层更加积极的呼应。

  至于巨大的资金缺口,一方面有赖于各级政府承担更多责任,加大投入,并从央企国企征收更多税收充实社保账户,更关键的是未来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设计,广开融资渠道,其中重点就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用市场化手段来尽可能调动一切可以完善社保的力量。

  当下,健全统一的城乡社保才是城镇化顺利推进的保障,也是弥合困扰中国社会多年城乡差距的基石。一句话:弥合城乡收入差距需要法治健全的劳动力要素市场,而消除社保鸿沟却有赖于高效积极的政府意识和措施。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恒大收购华夏股份成第四大股东 吸引房企“联姻”
下一条:2014年海南省GDP排行名单曝光:海口儋州三亚居前三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