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房价涨声一片 多地房价调控目标难以完成
问责制遭遇软执行
业内人士表示,调控难以触及地方政府的根本利益——土地财政,也就难以控制住房价。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主要的40个城市,土地成交额高达14707亿元,同比上涨45%。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全面创造年度土地成交新纪录。
“一面是政府高喊‘严控房价’,另一面却是‘放任’土地市场成交火爆,暴露的恰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于依赖。”张大伟表示,在楼市火爆的时候,地方政府更愿意多卖地,而缺乏真正控制房价的动力。
“房价调控目标难以实现,严厉问责不能落空。”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市场总监李国政表示,问责制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势必将削弱调控政策的影响力。购房者不仅对“屡调屡涨”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失去信心,甚至也会质疑楼市长效调控机制。然而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房地产作为支柱行业的地位,也决定了问责制落实的难度,“如何问责,谁来问责,对谁问责”等都会遭遇“软执行”。
增加供给释放存量
在历次调控过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冲抵了调控效果。购房者为了突破家庭限购数量,假离婚应运而生;开发商为了逃避限价监管,拆分精装、毛坯合同变相涨价……最后的结果是房价统计数据下降了,开发商钱也没少赚,但房价上涨的顽疾却难以治愈。
高地价、高利润导致高房价的利益链难以拆除,地方政府放任土地财政依赖就无法改观。专家提出,要扭转这一局面,应贯彻好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各地年底调控“升级”大多从抑制需求角度出发,虽然可以拉低统计数字,但毕竟“治标不治本”。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表示,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将由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下一步既要增加供给,又要释放存量。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2014年,应加快推动土地制度改革、房产税扩容等,同时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出台令人期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