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京沪航班机长必须具备盲降能力
该人士直言,民航局系统通过国内飞行员增加这种技能,而提高航班正点率。除了夏季雷雨天气外,盲降减少航班受雾霾的影响。“近来雾霾在国内频发,二类盲降或许会更多地启动。”
根据民航局的规定,运营旅客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机场至首都机场的航班机长,自2014年1月1日始,必须具备二类盲降运行资格。记者从民航局网站查询获悉,2012年,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三、四位。这意味着,明年起,京沪航班的执飞机长必须具备二类盲降资质。除此之外,这项规定还涉及广州、成都、深圳等地飞往首都的航班机长。
全国推广尚有难度
对于民航客机飞行员而言,获得飞行执照的诸多考核中,并不包括掌握盲降系统。因此,民航局的要求下发后,各公司纷纷抓紧“补课”,对飞行员进行专题培训。民航华东管理局强调,受训飞行员最终要通过民航局的考核。
“这主要是要求飞行员增强对自动飞行的管理和特殊情况的控制能力。”春秋航空资深飞行员昨日强调,无论机长还是副驾驶,必须在积累了一定飞行小时数后,才能有参与培训的资格。目前,该公司已经有八成左右飞行员通过了考核。
记者获悉,东航获得此种资质的飞行员超过半数。而吉祥航空昨日也表示,绝大部分飞行人员已经完成受训。实际上,在此之前,绝大部分国内驾驶空客A330、波音B767等大型远程客机的飞行员都被要求具备二类盲降资格。目前国内民航有向飞行员全员普及的趋势。
受访的多位民航业内人士均提及,盲降系统除了对飞行员有所要求外,还包括机载设备和机场的硬件设备等要素。目前我国只有上海浦东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少数几个机场拥有了二类盲降系统。
盲降设备除本身设备精确度高、价格昂贵外,对周边无线电净空标准、日常养护的要求也很高。二类盲降,就要求每四个月进行一次飞行校验,由专门的飞机对盲降设备的精确度进行校验。因此,在国内大范围推广这种系统尚有难度。不过,民航局已经对全国八个旅客吞吐量2000万人次以上、18个旅客吞吐量500-2000万人次的大中型机场,分别提出了安装、使用二、三类盲降系统的实施方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