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发票国际标准即将制定 中企将牵头
腾讯29日发布消息称,腾讯和中国信通院、深圳税务局联合代表中国在 ITU-T SG16 Q22 会议上首次提出《General Framework of DLT based invoices》(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电子发票通用框架)标准立项,获得了成员国家的支持,顺利通过新标准立项。这既是区块链发票首次制定国际标准,也标志着区块链发票的标准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区块链发票“小档案”
再也不用排队开票,不用手写抬头,不用担心发票不见,报销时再也不用贴发票了——这就是区块链发票给大家带来的便利。
区块链技术与发票可以说是一对高度匹配的“CP”。简单来说,当用户以线上支付的方式完成一笔交易后,这一笔交易的数据便可视为一张“发票”。而它会通过区块链分布式存储技术,连接用户、商户、公司、税务局等每一个发票干系人。这样一张“区块链发票”,每个环节都可追溯、信息不可篡改、数据不会丢失。有了它,用户可在结账后通过微信自助申请开票、一键报销,发票信息将实时同步至企业和税局,并在线上拿到报销款,报销状态实时可查。
可见,区块链发票具有全流程完整追溯、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与发票逻辑吻合,能够有效规避假发票,完善发票监管流程。同时,还具有降低成本、简化流程、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的优势。
中国企业彰显技术实力
去年8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与腾讯联合开出全国首张区块链发票。如今,区块链发票已覆盖 100 多个行业,接入企业超过 5300 家,被应用于金融保险、零售商超、酒店餐饮、停车服务等行业。据统计,区块链发票已累计开具超过 800 万张。
这次在 ITU-T 电子发票国际标准立项,也获得了多方支持。多个国家代表认为,区块链发票是未来数字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肯定了区块链发票标准化的重要性。
腾讯在此前就已经深度参与 ITU-T FG-DLT(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焦点组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进区块链身份核验,审计和电子发票等领域的标准,在两年的研究周期内提交了多篇技术提案和技术报告;围绕区块链发票技术和产品应用,提交了几十件专利申请,以技术标准化 + 知识产权的策略引领区块链技术标准制定。这次立项,又一次在国际领域彰显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成功的区块链技术应用。
接下来,腾讯、中国信通院和深圳税务局将联合代表中国主导制定区块链发票的标准工作,包括草案讨论、修订,直至标准发布。(作者: 殷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