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国内原油期货涨0.05% 成品油价年内第十次上调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4日讯 今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日间盘原油期货合约低位波动,持仓增加。国际油价9月3日(周二)美油跌超2%,市场担忧全球经济放缓并导致原油需求疲软。
截至9月4日日间收盘,国内原油期货主力1910合约收报429.9元,涨0.05%或0.2元;结算价为424.1元;成交量为204192手;持仓为25286手,日盘持仓增加110手。
截至9月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16美元,收于每桶53.94美元,跌幅为2.11%。1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40美元,收于每桶58.26美元,跌幅为0.68%。
国家发改委3日发布消息,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于9月3日24时开启。当天傍晚,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9年9月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15元和105元,而本次调价是2019年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出现的第十次上涨。
受此影响,在沈阳中石油加油站,92号汽油涨至6.61元/升,上涨0.09元/升;95号汽油涨至7.05元/升,上涨0.1元/升;98号汽油涨至7.68元/升;0号柴油涨至6.18元/升。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4.5元。
本次调价是2019年第十次上调。经过本轮零售限价上调,2019年以来,中国成品油零售限价已经历18次调整,其中10次上调,6次下调,2次搁浅,呈现“十涨六跌两搁浅”的格局。
据新华社消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日在莫斯科与伊朗外长扎里夫举行会谈后说,美国试图对伊朗发起挑衅,破坏核不扩散机制。扎里夫还说,伊朗和俄罗斯将在印度洋举行联合海军演习。
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将解除对伊制裁。2018年5月,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随后逐步恢复因协议而中止的对伊制裁。今年5月,伊朗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美伊关系严重恶化,海湾局势持续紧张。
日本《读卖新闻》3日以政府人士为消息源报道,日本无意参加美国在海湾组建的所谓“护航联盟”,考虑单独派遣海上自卫队赴这一海域护航。报道说,日本政府正在考虑派遣海上自卫队到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海域、曼德海峡附近海域执行信息搜集任务;如果伊朗方面同意,日本考虑扩大海上自卫队的活动范围,把霍尔木兹海峡包含在内。
日本与伊朗关系一向友好。日本是伊朗原油的主要进口方之一。美国先前宣布停止日本等8个伊朗原油进口方的制裁豁免。尽管停止从伊朗买原油,日本作为能源匮乏的岛国严重依赖其他海湾国家供油。
日本是全球第四大石油进口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年6月访问伊朗,试图帮助缓和美国与伊朗的紧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