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量子纠缠网络研究获重要进展 首次实现自检验

中证网   2019-03-12 11:57

  据中国新闻网3月12日消息,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纠缠网络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验演示纠缠交换过程的自检验。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纠缠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重要资源。在构建量子纠缠网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制备高品质的量子纠缠态,还需要在节点之间进行高品质的纠缠交换,才能把各个节点纠缠起来。

  纠缠交换需要通过Bell基测量来实现。比如一开始Alice这个节点上有A1和A2两个粒子是纠缠的,Bob这个节点上B1和B2两个粒子也是纠缠的,但是Alice和Bob的粒子之间不纠缠,Alice和Bob可以分别把A2和B2这两个粒子(通常是光子)发送到一个约定的地点进行Bell基测量,以测量消耗掉A2和B2两个粒子为代价,就可以使得处于不同节点的原本不纠缠的A1和B1两个粒子纠缠起来了。与设备无关的纠缠态和Bell基测量的品质检验被学术界称为纠缠的自检验,通过自检验可以在设备不可信的情况下依然保障构建的量子纠缠网络的安全性。此前,李传锋、陈耕等人已经实现了纠缠态自检验和高维纠缠态的自检验。

  据悉,这是国际上首个针对Bell基测量的自检验的原理性验证实验,为实现量子纠缠网络的自检验、保障量子网络的安全性解决了关键难题。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四平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2025年5月有多少个工作日要上几天班 五月工
  • 父母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会影响孩子高考、考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