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能成为清洁能源:中国70%煤电超低排放 CCUS稳步推进

经济参考报   2019-02-27 11:52

­  2月25日,由国际能源署与国家能源集团联合举办、中国神华承办的《全球煤炭市场报告(2018-2023)》中国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称,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70%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则表示,中国在实现煤电机组超低排放的同时,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技术也正在稳步推进。

­  “作为世界煤炭大国,中国煤炭工业清洁高效发展的实践告诉世界,煤炭能够成为清洁能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如是说。

­  全球煤炭仍是主力能源

­  清洁发展至关重要

­  据国际能源署(IEA)《全球煤炭市场报告(2018-2023)》预测,尽管未来煤炭对全球能源结构的贡献将略有下降,但当前煤炭仍然是全球能源系统的核心。欧洲和美国市场煤炭消耗下降的份额,将被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增长抵消。未来5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稳定。而中国仍将是世界煤炭消费第一大国。

­  “由于价格实惠、储量丰富和便于运输等优点,煤炭依然是很多国家的主体能源。”IEA煤炭市级研究员卡洛斯·费尔南德斯·阿尔瓦雷茨在发布会上说,尤其在中国、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煤炭还提供了能源安全和能源普及功能,并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

­  对于全球煤炭行业而言,清洁发展至关重要。IEA报告对中国政府开展的“赢得蓝天保卫战”致力于煤炭清洁发展的实践给予高度赞赏。报告认为,中国的环境政策,特别是清洁空气措施,限制了煤炭需求。减少了居民供暖以及商业和工业部门的直接煤炭使用和淘汰小型锅炉;水泥、钢铁和小煤电生产商也是中国空气质量改善行动的对象;同时,煤炭也开始大规模向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等领域清洁转化。

­  中国煤炭消费的最重要的领域是发电。IEA报告称,全球煤炭每4吨就有1吨用于中国的电力生产。因此,煤炭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电力体系。自2016年以来,中国用电量的反弹支撑了全球煤炭使用量的增长。报告预测,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将增加交通和供暖的电气化,用电量也将增加。全球煤炭需求对中国的用电趋势非常敏感。

­  “事实上,中国近年来在煤电机组减排方面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IEA副署长保罗·塞蒙斯在讨论环节时表示。他强调,中国在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方面的减排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  70%煤电实现超低排放

­  中国成就举世瞩目

­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在发布会上的致辞证实了IEA报告的说法。他说,中国把清洁低碳作为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不断优化煤炭消费结构,全面推动清洁高效利用。一方面,逐步提高电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煤电行业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亿千瓦、节能改造6.5亿千瓦,70%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提供的一组最新数据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成就:截至2018年底,中国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实际完成8.1亿千瓦,达到或低于燃气电厂的排放标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煤粉型工业锅炉技术,实现散煤燃烧热效率达到90%以上,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排放指标达到或接近燃气锅炉排放标准。

­  “同时,现代煤化工技术在中国也取得重要突破,为煤炭清洁转化提供路径。”王显政介绍说,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制烯烃、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煤制乙二醇、煤制气等技术示范取得成功,并随着一批大型项目建成投入运营,现代煤化工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阶段。根据规划,“十三五”末,中国将建成煤制油产能1500万吨,煤制气18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1200万吨以上,煤制乙二醇600万吨以上,煤芳烃100万吨以上,新增高硫煤制甲醇1000万吨,上述规划项目全部完成,将新增原料用煤两亿吨左右。这意味着,在中国,煤炭正在实现由“燃料”向“原料”的转变。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董事长李延江,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等,结合自身实际表明了中国企业在煤炭开采、利用、转化等产业链条中致力于清洁高效发展做的努力。据凌文介绍,国家能源集团2014年建成运行国内首台“超低排放”燃煤发电机组,目前全集团全部燃煤发电机组实现脱硫、脱硝,98%的常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按要求2020年前全国燃煤机组要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届时全国燃煤发电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比2013年下降90%以上。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澳大利亚警方缴获逾1吨可卡因 逮捕5名嫌疑
  • 美国加州州长:当前关税政策“可能令美国丧
  • 多家银行发布公告 严禁信用卡套现“炒金”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