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起底“流量明星”:粉丝雇水军为偶像刷榜刷量

央视财经   2019-02-24 17:28

­  北京某数据公司总裁 曹永寿:水军造的内容几乎都一致,并且很多水军都是在凌晨上线。如果一万个粉丝,每个人注册十个白号,每个白号每天发一百条资讯或信息,那就是十万乘以一百,一天就能到一千万。其实真实数字只是一万人。

­  粉丝非理性追星 助推假数据泛滥

­  当数据造假变得轻而易举,遭到滥用也就在所难免。热衷选秀节目和狂热追星的粉丝通过雇佣水军为支持的偶像刷榜刷量,艺人经纪公司和各新媒体平台也看中了其中的商机,在背后推波助澜。

­  为集中力量支持共同的偶像,由粉丝自发组建或经纪公司安排成立的明星微博数据站应运而生。据曾经在数据站参与过打榜的小雨透露,个人转发艺人微博只能算日常签到任务,想要快速增量,花钱买数据早已是粉丝间的共通手法。

­  明星微博站前工作人员:因为现在大多数粉丝都觉得转发和评论特别重要,这种数据越多越好。我们有时候买的都是别人发给我,我就存下来了。有时候微信群里会有链接,或者微博群有链接。

­  买这些号,金钱投入也很大,可能一个号就三四毛钱,但他一买就买几百个号。群里有的人可能会细分做微博评论的,有的人专门负责转发。

­  为节省人力和时间,粉丝群里还会分享提供自动刷榜功能的手机应用程序,进入其主页,选择心仪的明星,无论打榜的日期还是文案均可供挑选,粉丝们需要做的,只剩下付费而已。于是,散尽千金成为粉丝们释放追星热情和体现忠诚度的集体狂欢。

­  明星微博站前工作人员:如果是抡博,数据组里面每天都会有任务,必须由公司统一安排才行。比如,连续多少天转发这个微博多少次,坚持下来就会有一个奖励。都说这些数据有的公司可能会看,有些品牌方可能会看,但是真的会不会看,其实也不太确定。

­  打破流量痴迷 用真实作品吸引观众

­  对于虚高的数据,专家表示,数据造假不仅损害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诚信的基本原则,也让市场陷入了不注重品质而唯流量至上的恶性循环。

­  互联网专家 吴纯勇:流量造假,基本上违背了诚信的原则。它的本质其实都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样一个不健康的产业链和生态链就慢慢形成了。

­  而当数据造假成为一种产业,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因自身获利而或多或少助长了造假现象的持续蔓延。

­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周星:明星流量大的时候,他的曝光率,和他受到广告主的关注度就越大。因此难免会发生鼓动粉丝集群式地去制造流量。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问题是传媒机构也需要利益,一旦发现比较容易投合这种情绪的时候它会得利。

­  相关人士表示,流量造假受损害最大的是广告主,因为它大量的预算被浪费,另外,数据造假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触及行业道德底线,阻碍市场的健康发展。

­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周星:当然要有政策去抑制这些流量制造机构。除此之外,坚实地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好的东西,让它们真正成为不是短效,而是长效的典范,我觉得这个才是重要的。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特朗普称将禁止伊朗石油买家与美国做生意
  • 加拿大总理说下周赴美同特朗普会晤
  • 美国多地爆发集会抗议特朗普政府多项政策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