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ZARA销售额增长放缓 试水美妆吸引消费者
近期,西班牙快时尚巨头飒拉(ZARA)母公司Inditex公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初步业绩数据显示,前九个月该集团销售额增长持续放缓至3%。虽然与2018年上半年3%的增速基本持平,但是与2017年同期取得的10%增长速度差距较大。作为曾经的快时尚“老大”,ZARA近期的发展似乎不太顺,对新增业务的投入也稍显不足,ZARA的发展进入“寒冬”时代了吗?
对此,Inditex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PabloIsla在报告中称,当下零售环节仍旧复杂,但Inditex还是凭借其丰富的品牌矩阵获得了持续增长。但资本市场显然对它们当前的业绩水平不甚满意,消息发出后,Inditex集团当日股价应声而跌。
由于业绩不及预期,ZARA曾尝试进行过自救,但就目前来说,成效尚未在财务报告中体现。2018年9月,PabloIsla透露,到2020年前,Inditex将在全球线上渠道销售旗下所有品牌的产品,包括没有实体门店的市场。通过增进网络电商销售方式的规模和服务的方式提高线上销售额的增速,数据显示,Inditex线上销售额占集团净销售额的10%,同比增长41%,说明了这一策略的可行性。但就整体业绩来看,线上销售并未带动整体销售提升太多。
跨界经营一直是服装品牌寻求业绩增长点的寻常手段,ZARA也采取此种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2018年下半年,ZARA推出了首个唇膏系列,借此宣布正式进入美妆界。在此之前,ZARA旗下家居子品牌ZARAHome早在2016年就推出香水系列,价格基本上在20欧元左右。
以ZARA的发展路线来看,其选择涉水美妆行业不无道理。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于2018年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美妆行业销售额规模已经达到4120亿欧元。2012年至201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9%。同时,普华永道在报告中预测,全球美妆行业在未来还将进一步增长,未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到2021年时,年销售额规模将超过5000亿欧元。可见,美妆行业的市场及机会确实相当吸引人。但一位服装行业观察家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美妆行业比服装行业的利润更高,但参与者众多,行业竞争十分激烈,ZARA在没有充足的美妆行业经营经验时就贸然发展,其结果恐难以预料。
作为快时尚品牌代表,ZARA的经营问题也具有代表性。公司供应链管理能力强大,产品从设计到成衣的生产时间极短,但这也使衣服的质量难以保证。再者,近几年,随着消费的升级,国内消费者对ZARA、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兴趣逐渐减退,消费者更趋于理性、注重品质感和设计感,国产品牌开始崛起,而快时尚品牌却不能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着越来越多潮品牌的出现,快时尚领域的竞争格局正在重新划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下,ZARA只有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才能尽快走出“寒冬”。(记者 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