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2018外卖骑手报告详解 中国“懒人经济”一年花160亿元
淘宝发布的《懒人消费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为偷懒花费160亿元,较去年增长70%,其中95后懒需求增长最快,增幅82%。
“懒人经济”撑起“脆弱”的O2O市场
上个月,苏宁金融研究院联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PP财经发布了《2018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综合指数加速攀升,从2013年的0.341上升至2018年的0.376,消费向发展和享受型倾斜,“懒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根据《懒人消费数据》中的“懒人消费热力图”显示,沿海地区的懒人消费明显更高,除湖北以外,中原地区没有进入懒人消费的前十名。广东人最“懒惰”,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懒人消费相对较低。而从年龄组来看,广东80后和90后人群在懒人排行榜上名列前二。
作为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代表,O2O体现的正是一种典型的懒人经济,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不但改变了大众的生活习惯,也使消费者有了更丰富的消费渠道,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消费。显然,通过互联网解决问题是当代年轻人思考的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懒惰消费”。同时,“懒人经济”也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经济发达地区中的青年人群体,正好可以借助O2O参与到遍布零售、餐饮、社区服务、美容、旅游、教育、汽车等众多行业的上门服务项目中来。
市场范围相对广泛、操作内容比较简单,借助于“偷懒”“省事”的便捷性,上门服务的O2O并不具备很高的门槛,只需把线下的“麻烦事”整合到网上,就可以轻松搭上“懒人经济”的顺风车。这些年来,很多O2O项目着实繁荣了一阵,然而这些项目面对的集群效应和融资难题也在考验着经营者的智慧。
“O2O平台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自己推广出去,这个前期的花费很有可能就是沉没成本,打了水漂。”在河北省承德市开发过“帮跑腿”业务的创业者王森对记者表示,不论是开发偷懒神器,还是推销偷懒业务,都离不开线下地推或渠道合作。而在一些小城市里,多数投入并不能改变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因为他们没那么忙”。而在大城市里,草根创业者则根本无法与大资本不断烧钱的推广补贴相抗衡,而这种相对不那么成熟的商业模式常常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反而比互联网和传统企业死亡速度更快。
想要“偷懒”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网上中医推拿,资质谁能保证?退一步讲,我怎么知道上门的技师是什么人?又如何能够保障进门服务的安全性呢?”虽然闺蜜徐女士一直推荐上门按摩的服务,但陈女士却一直顾虑重重,而她的担心也并非少数。
事实上,目前的“懒人服务”中,用户体验和信息泄露常常成为短板,而上门服务的安全性、代人办事的专业性也频频引发消费者的顾虑。以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为例,据《2017年中国网络安全问题用户调查报告》显示,85.8%的网民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更有数据显示,4.8亿网购用户中,过半网购过程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其中84%因信息泄露受到骚扰、金钱损失等不良影响,一年因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而由于O2O用户上门服务的特殊性,则更易受到个人信息泄露的困扰。
对此,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崔聪聪曾表示,平台和商家在收集信息时过度积极,同时却往往疏于保护,导致信息收集没有任何加密存储,完全在“裸奔”。而如果想要实现更为全面的安全监管,平台整合则在所难免,最终的问题仍指向于“偷懒经济”未来的运营模式将走向何方。
“懒人经济如果想要‘深入民间’,就必须以服务、技术竞争取代价格竞争,发挥‘互联网+’的数据优势,提高供需之间的匹配度。”有业内人士指出,仅以餐饮、快消、丽人、休闲娱乐等几大主流领域计算,整体线下市场的交易规模在11万亿元左右。但是,目前实现互联网化的还不足10%。不可忽视的是,中国整体线下服务市场仍前景广阔,O2O服务有巨大可开拓的空间。
而“懒人经济”的未来方向能否以“拼消费体验”为用户带来更多满足感,仍值得各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