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行业又爆丑闻:不检查直接出结果 体检行业黑幕多
12月2日,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曝行业“假体检”丑闻: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抽了血,没做检查就扔掉,直接出结果。张黎刚直言“有些同行用护士假冒医生检查B超”——因为得癌症的几率只有千分之三。
网友们都炸锅了:“难道我们一直在假装体检?”“我怀疑自己参加的也是假体检”“到底怎么选择体检机构”,还有网友爆出自己家人一直定期体检,却还是突发重病,关键重病前的体检结果都显示正常。
“一年一次体检”已成为不少人的健康保障标配。目前,市场上的体检项目越来越多,有的价格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体检有过度检查之嫌,有的体检花了钱却连已有问题都没查出,还有一些体检机构的医护人员资质存疑,甚至有护士代替医生上岗的现象(9月26日新华网)。
体检集团美年大健康“假医生门”事件
“假医生门”始于7月29日,一篇被疯转的自媒体文章。文章爆料指去年一位客户在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经彩超检查未发现异常,而随后在其他大型医院检查发现癌症等疾病。同时指出很多报告实质非书名医生本人所作,怀疑该集团以大量无证冒牌医生顶着执业医师的执照为客户体检。
美年于7月30日公告澄清,并指爆料文为黑公关的谣言。在对深交所的回函中也否认了有关“黑医生”的质疑。然而,介入调查的天河区卫计委回复媒体指出,医生陈某表示部分患者报告非其本人审核,并指出该机构涉嫌违规出具报告。天河区卫计局的回复,让“存在冒牌医生”的说法有了可能性,与美年的回应有所冲突。
此时引起了众人对体检领域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体检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横生的乱象。随手一搜,就能搜到体检行业黑幕总结。
首先,收费混乱的问题。体检套餐从几十元到十几万元不等,便宜的几十元团购体检,绝大部分都会检查出有病再被引导去体检机构的关联医院做高价治疗,而几千、上万甚至十几万元的贵价体检套餐,亦未必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体检。有些千元套餐看起来项目很多很全面,实则是将一个项目分拆成几项,单独收费,又或者添加低价但没必要的项目充数。而比起不一定有用的添加项,可能有害的项目则更可怕。例如,很多高价体检套餐包含做一次上万元的PET-CT全身检查,其实主要是对肿瘤患者进行身体检测的,在医院都是必须征得主治医生同意、为了鉴定癌症才做的,并不适合健康人群,因为其造成的辐射较大,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
其次是体检结果不准确,体检质量不过关。有的体检机构,为了给低价套餐节省成本,就删减部分检验项目,或者对部分觉得没必要做的指标不检测直接凭经验定结果,乙肝两对半就是重灾区。这样一来,获得的结果不是残缺的就是虚假的。另一种比较严重的状况,是使用了不合适的检验方式,例如,X光片查肺癌,彩超查前列腺癌,血钙检测儿童缺钙,红外线查乳腺癌,化验指标查胃癌都不靠谱,方法错了自然容易漏检。
冒牌医生问题在行业里也不罕见,有些体检机构认为体检医生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其实是对客户极大的不负责任,没有临床经验、不专业的医生,很可能误判、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