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风险明显上升 不确定性对中国影响总体可控

第一财经APP   2018-06-30 10:46

­  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国家发改委“215经济茶座”日前围绕“当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风险”展开讨论。多位参会专家表示,我国经济的韧性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的影响总体是可控的。

­  上半年世界经济稳中有进

­  对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总体情况,参会专家们大多表示乐观。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红表示,年初以来的六个月,世界经济总体状况呈现非常好的形势。从GDP增速来看,美国延续去年以来的增长态势,GDP预测增速在2.3%左右,日本增速1.65%,欧盟增速2%以上,亚洲新兴国家总体在5%以上;企业收益方面,从2018年3月期的决算角度来看,美日收益相当好,这也是支撑股市上升的主要因素,亚洲新兴国企业收益也在逐渐恢复。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杨长湧认为,今年上半年世界经济总体上稳中有进,并没有因为风险的上升而根本逆转。

­  “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动力相对比较强劲,欧元区失业率也达到欧债危机以来最低点。新兴经济体中,印度重回强劲增长点,俄罗斯和巴西自从摆脱衰退以后还是在稳步增长阶段,南非虽然现在形势不太好,但是没有陷入衰退。所以总体来看,新兴经济体还是保持中高速度增长态势,以及摆脱败退以后的复苏增长态势。”杨长湧说。

­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专家提醒,世界经济的风险隐患明显上升。

­  杨长湧将主要风险隐患归纳为三点:美国贸易投资的保护主义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风险;在贸易保护投资愈演愈烈的形势下美国加息步伐加快,两种风险产生的叠加效应;新兴经济体的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  “美联储虽然在加息,但是相对于它的中心利率2.5%来说,它一直强调它的货币政策还是处于扩张的性质,但一旦越过中心利率,就意味着它真正展开收缩,在这个时候给世界经济可能触发局部性乃至系统性风险的点就会放大。”杨长湧解释道。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副所长丁刚认为,债务高企的风险在阿根廷、土耳其等相对脆弱的新兴经济体国家露出苗头。随着美元的利率和汇率的逐渐上升,新兴经济体发生区域性,甚至系统性的债务危机的临界点正在逼近。

­  降低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

­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秩序和竞争格局正在重塑,伴随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波此起彼伏,大国竞争更多聚焦于对战略资源的控制力与价值主导权。近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出现大幅震荡,国际油价在80美元/桶之后出现较大幅回落,矿石类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也呈现过山车走势。

­  对此,国家发改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形势分析室研究员郭丽岩分析称,当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宗商品越来越政治化、金融化,由此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与不确定性影响。我国需在全球资源配置中谋求更加有利位势,有理有利有节地拓展影响力与控制力。

­  她表述,要健全大宗商品市场体系,发挥规则和标准的影响力。不断健全自身市要场体系和竞争机制,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积极谋求有利位势。我国已经推出以人民币结算的石油和铁矿石期货产品,在全球市场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机制发出了中国声音,为了让规则和标准获得全球认可,逐步成长为区域性定价基准。着力推进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建设,促进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有效关联,更好发挥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着力完善大宗商品市场准入制度,优化交易者构成结构,大力吸引实体企业和规范中介机构参与交易;着力推进主要商品交易所国际化步伐,充分发挥我大宗商品消费中心的世界影响力。

­  此外,郭丽岩表示,拓展能源资源供给,合理提升自给率,逐步降低对外依存度。

­  “全球矿业巨头、四大跨国粮商等都是集成资源、采掘(生产)、贸易运输与加工制造于一体化的跨国公司,从股东结构上属于国际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的紧密结合,掌握着全球主要大宗资源的控制权与定价主导权。为此,我国需要盯紧这些国际能源、矿贸巨头和大型跨国粮商的举动(市场行为),做足预案妥善应对。”

­  郭丽岩说,一方面,我国要认清自身的优势与短板,努力降低能源、矿产、农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尤其是提高国内战略性资源的自给率和供给质量,优先保障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拓展海外多元化供给,条件成熟情况下打造稳定的海外供应基地,同时确保运输通道安全。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今日(5月14日)最新油价:92,95号汽油最新
  • 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一审被判死缓
  • 4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