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贸区人民币成跨境结算主要货币 占比达80%

新华社   2018-04-20 18:05

­   新华社4月20日消息,记者从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获悉,广东自贸区成立运行三年以来,人民币一直是区内跨境资金往来的主要结算货币。数据显示,从2015年4月21日至2018年3月末,南沙、横琴片区共办理跨境人民币收支6832.92亿元,占区内本外币跨境收支的85%。

­  据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年来,人行广州分行先后制定并发布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实施细则,积极探索与自贸区相适应的账户体系,持续推进自贸区跨境金融创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推动广东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  据了解,广州已成功完成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广东省内企业从港澳金融机构借入人民币贷款,用于支持广东自贸区三个片区的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截至3月末,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新区共有58家企业办理了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汇入贷款金额60.44亿元。目前,境内企业还可以开展全口径跨境融资业务进行跨境融资。例如,珠海中交建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浦发银行珠海分行从浦发银行香港分行贷款2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珠海横琴二桥项目建设,不仅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还降低融资成本约1-2个百分点。

­  同时,人行广州分行积极推动开展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支持“走出去”企业在境外合法合规的人民币资金需求。此外,广州还大力支持自贸区内企业集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截至3月末,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新区已备案27个人民币资金池,累计收付620.90亿元。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10.7亿人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从“象牙白塔”到“西部
  • 特朗普称将禁止伊朗石油买家与美国做生意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