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投资乐视多少钱?孙宏斌再次逼宫乐视网股票分析

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   2018-03-28 08:46

  导读:孙宏斌投资乐视多少钱?2017年1月,孙宏斌旗下的融创宣布向乐视网、乐视致新、乐视影业投资150亿元,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孙宏斌承认投资乐视网失败,昨日,乐视影业更名乐创文娱,加上了融创的“创”但也保留了一个“乐”字,乐视网股票未来走向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孙宏斌眼中只剩下“三条路”(破产重整、卖资产还债、退市)的乐视网还在停牌核查,但同样有融创入股的乐视影业却已经穿越“至暗时刻”,获得“重生”。

  3月27日上午,在孙宏斌发表“三条路”观点两天后,乐视影业员工突然收到公司董事长兼CEO张昭发来的“致全体同仁的更名笺”。张昭表示:“一年多来,我们历经涅槃,获得重生,各位与我并肩穿越了公司的至暗时刻,我深受感动!”

  当天,乐视影业更名乐创文娱,加上了融创的“创”但也保留了一个“乐”字。“本次更名意味着和乐视网(上市公司)的彻底区隔。”张昭强调。

  乐视控股持股进入处置程序

  对本次更名,张昭解释道:“创新是乐视影业的基因,更名乐创文娱后,公司将更关注大家的美好生活,因此留下了‘乐’字。未来的公司将更加开创、创新,并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升级。”张昭表示,“美好生活”的理念是孙宏斌特别强调的。

  更重要的是,张昭还透露,乐视控股持有的乐创文娱股份已进入处置程序,几个月内就能见分晓。同时,乐创文娱新一轮融资将在更名手续正式完成后很快启动,乐创文娱与融创的后期合作也已经有了时间表。

  张昭在他的“更名笺”中特别提到:“因为有融创中国的鼎力支持,我们目标不变。”2017年1月,作为驰援乐视注资的一部分,融创中国旗下嘉睿汇鑫以10.5亿元受让乐视控股所拥有的乐视影业1.26亿元注册资本,占股15%。此后,嘉睿汇鑫又对乐视影业进行了多次增资,截至目前,已持有乐创文娱40.75%股权,为最大股东,融创方面累计投入超过20亿元。

  “非影迷”孙宏斌看好文娱

  尽管将乐视影业注入乐视网的重组计划无果而终,尽管乐视控股拖欠乐视影业17.08亿元账款,尽管乐视影业整体估值也在缩水,但孙宏斌依然对这块文娱资产寄予厚望。

  就在3月25日,孙宏斌辞去乐视网董事长一职后首次发声时强调,对非上市的乐视影业和新乐视智家(原“乐视致新”),融创方面都会想办法尽力做好。他指出,由于乐视影业属非上市公司,因此引入资金更为灵活。他还表示,从乐视网离职后将会把精力放在乐视影业的融资等方面。

  虽然孙宏斌并非影迷,但在他眼中,乐视影业的原创内容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他曾在去年多次公开表示了对乐视影业商业模式的看好。目前来看,孙宏斌确实履行了他对张昭的承诺,融创中国的直接投入已超过20亿元,与乐视影业2015年底时的净资产相当。

  在去年6月的“乐视影业IP垂直生态战略”发布会上,孙宏斌留下了这样的言论:电影是靠内容驱动的产业,难度最大,但也最能赚钱。他认为,乐视影业的模式是正确的,乐视影业的团队、能力和IP都极具价值。

  商业模式折射未来发展空间

  孙宏斌最为看重的,是乐创文娱董事长兼CEO张昭,他甚至还曾公开表示,万达掌门人王健林很看好张昭。张昭曾先后就职于上影集团、国新办旗下视点传播公司、光线传媒(12.550, 0.48, 3.98%)。2006年,一手创立光线影业的他仅用4年时间,就将该公司发展成国内前五的民营电影企业。2011年,离开光线影业的张昭与贾跃亭创立了乐视影业。

  “创办乐视影业时,我的目标是通过分众化来逐渐改造产品,从而逐渐打造系列化的能力。”张昭如是说。在他看来,乐视生态虽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绩,但乐创文娱已在其中获得了重要财富。

  对于与融创中国的合力效应,张昭表示,公司一直以迪士尼模式为模板,寻求文娱的发展方向。融创中国作为国内最具实力的地产公司之一,其提出的投资“美好生活”的概念与乐创文娱的战略意图非常契合。据介绍,包括公司改名、公司股权调整在内的一系列运作,都有着孙宏斌的鼎力支持。

  张昭认为,财务数据对企业来说仅是次要指标,商业模式、团队和股东决定了公司价值。他指出,商业模式蕴藏着公司的未来成长,运营团队的支撑,公司股东的战略支持决定了公司的未来,最后才体现为经营数据。

  相关新闻:乐视网(300104,股吧)28日复牌:现金流极度紧张但尚未形成解决方案

  3月25日,孙宏斌在宣布辞去乐视网(300104)所有职务后首次接受媒体采访,指出乐视网有极大的退市风险。孙宏斌对外公开承认,自己对乐视的投资失败了,并直言目前摆在乐视网面前有三条路可以走:破产重整、卖资产还债、退市,但条条路都十分困难。

  针对媒体报道,3月26日午间,乐视网发布停牌核查公告。事隔一天,3月27日晚乐视网公告28日复牌,称董事会和管理层正竭力解决公司目前经营困难,改善业务经营以恢复公司现金流和供销体系;积极与相关金融机构协商贷款展期、努力解决公司面临的经营困难;寻求第三方增资以解决子公司目前面临的资金压力;协调关联方以现金或资产等方式偿还对上市公司欠款。目前整体资金安排上存在较大困难,现金流极度紧张,管理层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性方案,但尚未形成确定方案。

  乐视网回应孙宏斌质疑

  2017年1月,融创宣布向乐视网、乐视致新、乐视影业投资150亿元,孙宏斌于同年7月出任乐视网董事长。今年3月14日,孙宏斌宣布辞去乐视网所有职务。随后孙宏斌接受采访,公开承认自己对乐视的投资失败了。

  就孙宏斌指出解决乐视网需要百亿以上资金、变卖核心资产不够还债、未来存在5个方案等观点,乐视网3月27日晚在复牌公告中逐一回应。

  关于解决乐视网问题的5条路

  乐视网解释,孙宏斌对媒体所述的“5条路”说法系孙宏斌作为公司现有股东天津嘉睿的实控人,结合公司已公开披露公告中涉及的公司目前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信息,并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后作出的推测、判断,不代表公司目前已具备的实质性方案和意向。?

  截至目前,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正在竭力解决公司目前的经营困难,改善业务经营以恢复公司现金流和供销体系;积极与相关金融机构协商贷款展期、努力解决公司面临的经营困难;寻求第三方增资以解决子公司目前面临的资金压力;协调关联方以现金或资产等方式偿还对上市公司的欠款。?

  但总体来看,公司目前整体资金安排上存在较大困难,现金流极度紧张,公司管理层正在积极寻求一切可能性的方案,但目前尚未形成确定方案。?

  所有上市公司相关信息以公司公告为准,公司将督促董监高、重要股东等相关信息知情人切实按照相关规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和信息保密义务。

  关于2017年预亏116亿 计提和坏账准备约80亿

  乐视网表示,公司由于受到关联方资金紧张、流动性风波影响,社会舆论持续发酵并不断扩大等影响,2017年业绩大幅下滑。

  报告期末,考虑关联方债务风险及可收回性等因素的影响,并基于谨慎性考虑,公司预计将对关联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约44亿,对部分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35亿元。对于关联方应收款项的坏账损失以及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由公司财务部进行测算后确定计提比例,尚未经审计及评估等机构确认,且后续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召开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

  上述2017年度的财务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与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最终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公司目前仍在与审计机构积极沟通,促进公司审计工作进展,待关联方应收款项的坏账损失以及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等审计数据确定后,公司会尽快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召开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

  关于乐视网危机需要百亿资金变卖核心资产不够还债

  乐视网表示,公司于2018年1月19日披露的《关于公司股票的风险提示公告》,公司由于存在大量对乐视非上市体系的关联应收款项,导致现金流受到极大影响。截至2017年11月30日,上述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关联欠款余额达到75亿元(未经审计,最终以审计值为准,下同)。

  目前,公司管理层正与乐视非上市体系积极协调关联欠款偿还事宜。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存在融资借款及贷款类负债共计92.88亿元,其中56.19亿元将于2018年到期。

  公司存在进一步偿债压力。目前,公司管理层正在积极应对公司面临的债务压力,着力于通过恢复各项主营业务的开展以重新激活公司的现金流和供销体。同时,公司积极与相关金融机构协商贷款展期并努力解决公司面临的经营困难及资金压力。此外,公司正在积极与乐视非上市体系进行协调,责成关联方切实解决上市公司对非上市体系公司因历史关联交易形成的关联应收款,缓解资金压力。

  公司目前整体资金安排上存在较大困难,现金流极度紧张,公司管理层正在积极寻求一切可能性的方案,但目前尚未形成确定方案。目前抵债收购方案正在进行中,本次出让乐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股权的转让价款预计不超过30亿元。就目前公司存在的负债情况看,该转让价款及上市公司已持有的小贷业务牌照价值不足以清偿该部分债务金额。公司目前无出售核心资产的计划和相关安排。?

  关于新乐视智家引入资金

  乐视网解释,新乐视智家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目前公司持有新乐视智家40.3118%股权。公司控股子公司新乐视智家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增资工作除已公告部分外,后续工作还在与各方沟通、商定中,尚未签署协议。如有进展,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并及时发布进展公告。?

  如按照增资计划完成后,新乐视智家仍为乐视网的控股子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4.36亿元。公司2017年财务数据未经审计,最终以审计报告结果为准。(证券时报)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