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宣布加息25点 下一次议息会议时间或在6月份
市场聚焦:2018年加息三次or四次?
时间回溯到鲍威尔上任的第一周,美国股市出现剧烈震荡。此后,他在国会作证词时,热情洋溢地谈论经济增长,引发市场对美联储加息4次的担忧,美股再次大跌,原因是投资者担心美联储可能会“踩刹车”来冷却通胀。
知名国际投行高盛近日在一份研报中指出,考虑到最近美联储官员的鹰派表态,美联储可能会加速货币政策收紧的进程,根据最近“点阵图”推断,2018的加息次数大致为3次,2018年底联邦基金利率料为2.125%。
华尔街资产管理公司古根海姆合伙人公司首席投资官斯科特·米内德3月15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鲍威尔会缓和我们的担忧,并让我们为这个想法做好准备,即可能会有三次以上的加息。”
米内德表示,随着经济面临过热和通货膨胀,减税、联邦赤字增加和低失业率的薪资压力加剧,加息步伐加快的压力越来越大。
但是,也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在六月份之前并不会作出今年将会加息四次的预测。
巴克莱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盖本表示,“在我看来,美联储利率设定委员会更可能会在六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做出今年加息四次的预测,如果到时候的经济数据证明了财政刺激起到了预期之中效果的话。”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美联储高层中的少数鸽派布拉德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美联储2018年如加息4次可能会降低通胀率——特别是当其削减资产持有量计划强度越来越大的时候。
布拉德认为:“在这种环境下,其实大不必采取这种限制性的政策立场,如果加息过度的话,会施加给本就在目标水平以下的通胀一定的下行压力。”
中国会“闻风而动”吗?
尽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加息已成定局,但全球大多数央行预计仍将维持政策不变。
美国之前的紧缩周期曾促使许多亚洲国家闻风而动、保持步调一致,但这次情况有所不同。亚太国家通胀受到抑制以及健康的外储情况减少了各国迅速采取行动的需求,贸易战爆发的风险也给了决策者另一个稍安毋躁的理由。
就中国而言,多数国内分析师认为,美联储若加息,中国将会跟随加息,毕竟从全球货币政策方向上看,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趋势相对明显。对中国来说,顺应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大势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至于加息方式则看法各有不同。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分析师明明认为,一旦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将加价进行逆回购,释放政策信号,增加利率或约为10个基点,幅度有所扩大。这一方式,和2017年基本一致。2017年,中国央行跟进两次,都是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调升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分别是10个基点和5个基点。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李超认为,中国央行可能就官定基准利率跟随加息一次。他认为,中美利差随国债利差不断收窄,而且2月通胀已经逼近3%央行加息阈值,国内经济表现超预期,为调整官定基准利率创造了空间。从技术层面上看,本周MLF到期央行进行加量续作,意味着下周大概率放弃使用MLF进行加息操作。
但是,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经济学家周浩表示,“我不认为中国有任何加息的理由,”。他指出,国内市场利率已经相当高,而且没有出现经济过热或今年通胀可能飙升的迹象。如果有需要的话,中国也可以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和债务控制来收紧政策。
中国一旦跟随加息将意味着什么呢?
目前,市场存贷款利率已先于官定基准利率上行,即便央行提高官定基准利率,可能也仅是一个确认的操作,但是象征意义巨大。
楼市专家杨红旭认为,目前,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攀升至5.43%,相当于基准利率1.11倍。按上述全社会利率水平,以及考虑到美联储加息节奏加快,那么,2018年首套房贷利率还会继续攀升。连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都超过5%,银行给购房者发放4.9%或以下的房贷利率,变成了亏本买卖。至于二套房贷利率,上浮空间就更大。
债券方面,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认为,从国际政策周期、经济周期以及利差扭曲等方面看,国内债市仍旧承压,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有望逐步回升至4%的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