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富身家缩水百亿 生猪价格大跌行业全面亏损
春节消费潮过后,生猪养殖行业开始步入产销淡季,本轮猪周期的低谷也正式拉开帷幕。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获悉,当前国内生猪出栏价已达到近四年新低,行业步入全面亏损。
对于猪周期的节律性市场早已不陌生,行业寡头也各有应对周期低谷之道。
当前,以温氏股份、雏鹰农牧为代表的"公司+农户"轻资产模式,和牧原股份为代表的集约化重资产养殖模式各自快速发展,以期在行业寒冬谋求破局。
生猪价跌至四年新低
"南方做腊肉,北方杀年猪"的春节消费旺季已然过去,生猪养殖行业迎来淡季与周期低谷叠加效应下的肉价"滑铁卢"。
"当前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11元/公斤,这一价格仅略高于2014年4月中旬的年度低点,与2010年夏季的价格低位基本持平。"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勇辉称,当前国内生猪出栏均价已创近四年新低,行业实际头均亏损达100元左右。
据悉,受春节需求提振及多地大雪影响,2018年1月下旬,国内生猪出栏价一度走高至15.2元/公斤,但价格高位仅维持了两日。2月3日起,全国生猪出栏均价开始大幅下滑,一个月间跌幅已近30%。
猪价下滑的同时,饲料价格却出现上涨,进一步压缩了养殖户的利润空间。
2018年河南玉米价格行情显示,1月23日河南省玉米价格(14%)为1770元/吨,3月9日报价已达1880元/吨,每吨上涨了110元。
关于当前养殖户的盈利情况,冯勇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其称,现在养殖户玉米到栏价均在1元/斤,豆粕已达3.3元/近。刨去仔猪成本,养一头猪的成本基本在900元左右。当前仔猪售价在400元/头左右,头猪综合成本就达到1300元。按照正常大小出栏的生猪,单头当前售价约为1200元,所以基本上目前养一头猪就要亏100元。
当前生猪养殖户的盈利情况,与两年前周期高点时已大相径庭。
2016年6月前后,河南地区鲜猪肉零售均价曾达到每公斤27元,猪粮比也达到12:1的历史高位,养殖户头均利润超过千元。不过当前,国内猪粮比已降至5.6:1的盈亏红线。
"2015年10月份后,政府设置的调控警戒线为5.5:1,此前一直都是6:1。若按照以往的猪粮比警戒线算,当前全行业已全面亏损。"冯勇辉称,猪粮比是衡量养殖是否盈亏平衡的关键数据,计算的是生猪价格和主要饲料玉米的价格比值。虽然目前猪粮比尚未跌破5.5:1,但养殖户普遍亏损已是现实。
谈及近期生猪价格走势,生意社分析师王燕洁也称,上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价格均价在18.86元/公斤,环比下降5.87%。毛猪价格逐渐趋稳,供需僵持格局再现,周内猪价以窄幅震荡调整为主。而随着毛猪行情止跌,白条肉出厂价持续下跌情况好转,但因终端需求不振,鲜销市场再次陷入激烈竞争局面。
目前猪价低位盘整,多数屠宰企业有提量操作,分析其屠宰比例,虽整体屠宰量略有上涨,但鲜销比例多有10%-15%程度下滑,屠宰量增加部分以分割入库为主,市场提振不足。
同时,有低价产品入市竞争,多数屠企鲜品走货难度进一步加大,部分外围发货已出现亏损。近期猪价或仍以低位震荡为主,终端需求面难有改善,预计短线肉价或易跌难涨。
周期低谷牧原市值大缩水
与生猪价格高度关联的不仅有养殖户的利润,还有上市公司的股价。
2017年备受二级市场推崇的牧原股份,在春节前后的猪价大跌中市值也出现大幅缩水。
3月13日,牧原股份报收于50.36元/股。以11.58亿总股本计算,市值为583亿元。相对于2018年1月23日最高点62.88元,这波猪价下跌已使公司股价已下降12.52元/股。此前在3月6日,牧原股份更爆出42.3元/股的近期低价,较高点跌幅超过32%,总市值缩水238亿元。
本轮下跌前,牧原股份股价已持续开挂超过半年。从2017年6月约23元/股,震荡上行至2018年1月最高62.88元/股,半年多时间涨幅超过170%。
公开信息显示,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及其夫人合计持有公司65.05%股份,随着股价上涨,夫妇二人身价飙升,2017年夺回河南省首富宝座。
不过近期股价下跌后,首富资产也大幅缩水。按3月13日收盘价计算,近一个多月来秦英林夫妇身家已下降约95亿元,缩水约20%。
猪周期的节律性难以避免,秦英林对企业对抗周期低谷的能力也保有信心。
早前在河南地区一场上市公司集体活动中,秦英林就公开表示,猪周期对整个行业都会产生影响,每一次周期波动都是行业的一次升级。周期低谷和疫情会让弱势企业和农户彻底退出,但对优势企业来说是盈利和发展的机会。
牧原股份的自信来源于其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经营模式。
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牧原股份登陆之初,生猪出栏量为189.5万头。到2017年公司全年销售生猪量已激增至723.74万头。根据2017年年报,2018年牧原股份计划出栏生猪量将达到1100万头至1300万头。
不是在养猪,就是在养猪的路上。牧原股份登陆资本市场后,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对产能持续扩张。
"牧原坚持自繁自养一体化路线,养殖成本处在全行业较低水平。对比行业均价,牧原每公斤生猪出栏成本要少0.5元左右,头均成本就低了100元。"冯勇辉称,历史数据来看,没有哪一次猪周期底部时头均亏损额在300元以上的,亏损在300元左右的时间也就只有一两个月。所以牧原这种集约化养殖模式,可以凭借低成本轻松度过猪周期。
对此,牧原股份董秘秦军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称,按当前全国生猪平均出栏价来算,当前行业整体已处于亏损。但对比行业平均12元/公斤的成本,牧原11.5元/公斤的低成本优势尚可以抵御价格下跌,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线上。
他认为,猪周期底部不可避免,但规模化养殖的优势可以令亏损幅度较小,亏损时间更短。例如2014年上轮周期底部时,但整个行业亏损时间在一年以上,牧原仅亏损了四个月,对于公司现金流的影响要小的多。此外,对比非上市公司,牧原融资能力增强,融资难度下降,也对企业整体现金流和偿付能力起到了支撑作用。
对于2018年的出栏目标,他表示,即使处于周期底部,公司出栏量也会根据生产建设计划正常增长。同时作为规模企业,公司也不会因猪价高低调整出栏,总量增长将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