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视剧净利排行榜 华策影视几乎“爆品”布局
长城影视净利润同比下降34.67%
绑定明星之路一波三折

业绩:2017年,长城影视营业总收入达12.55亿元,同比增长-7.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34.67%。
分析:长城影视净利润出现了负增长,2017业绩快报中仅以“公司两部电视剧延迟到2018年度发行”为由模糊带过,难免有避重就轻的嫌疑。
实际上,长城影视近来的作品《家国恩仇记》、《大西北剿匪记》等剧并不贴合当下主流观众群体的喜好,也不可能获得资本过多的青睐。
另外,长城影视曾两次筹划收购蒋雯丽家族的首映时代,但都未成功,绑定明星的过程一波三折。
然而,顾长卫近年来并无口碑票房双赢的佳作问世,蒋雯丽影响力走低,郑爽离开后,首映时代的盈利关键便落在新晋金马影后马思纯身上。

2014年、2015年2016年1-10月,首映时代的净利润分别为18万、368万、3238万,尽管业绩增长迅速,但要在三年内完成3.65亿的业绩对赌仍是不小的难题。
证监会对首映时代的盈利能力也并不看好,认为:“标的资产(首映时代)会计核算基础薄弱,持续盈利能力不确定,且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增加,不符合相关规定。”因此,无论长城影视是否成功收购首映时代,对其业绩增长都不是什么非常利好的消息。
更关键的在于长城影视自2014年跨界以来,走的一直是“买买买”的路子。先是收购了12家广告公司,广告营收一度占到总营收的95.1%,而影视营收却被压缩至2.04%。后来又入主了9家旅行社,现已放弃收购的德纳影业主营业务在电影院,蒂皮特的主营业务是后期制作,而拟收购的首映时代的主营业务在影视+艺人经纪。
长城影视所有参与收购的公司拼在一起仿佛一盘“大杂烩”,子公司之间并未能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公司本身也没有清晰的发展路线,才是长城影视盈利堪忧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