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零借壳上市登陆A股市场 新经济企业“掌门人”集体表态回A
上海证券报 2018-03-05 09:49
各方共建“回A”多路径
对于海外上市的新经济企业回归A股的途径,市场已有较为明确的共识,一种是仿照三六零回归的策略,拆除VIE架构后重新上市;另一种是采取CDR的方式。业内人士认为,从操作成本、时间来看,后者更为便捷。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我倾向于CDR的方式,这样更符合实际。因为请他们回来还有一重意义,就是利用好境外比较规范的公司治理的环境,给内地企业树立一个榜样。”
与拆除VIE后重新上市相比,CDR对于A股投资者略显陌生。CDR是指境外上市公司将部分已发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当地保管银行,由境内的存托银行发行、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投资凭证,CDR以人民币交易结算、供投资者买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CDR曾被计划用于香港“红筹股”公司在内地融资,但后来未能成行。
《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年报》在“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一栏中提及:未来将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允许符合条件的优质外国公司在境内发行股票,可考虑推出CDR。
据投行人士透露,如今市场再度热议CDR,或将成为迎接新经济企业“回A”的重要手段。
在具体操作方面,沪深交易所已经在做准备。全国人大代表、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近日表示,证监会和交易所正在抓紧准备,为新经济“独角兽”企业在境内市场发行上市提供条件,并进行试点和准备工作,深交所层面的规则准备已经基本完成。上交所副理事长张冬科此前也表示,积极拥抱新经济是上交所2018年的主要工作,支持一批新一代的BAT企业成长,成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蓝筹企业。
种种迹象显示,投资者期盼已久的资本市场的“BATJ梦”要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