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下午召开股东大会 参与高管名单出炉
【14:56】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硅谷时代人类和时代在发生变化。他认为第一个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二个是公司制经理人制度。未来将不是资本主义加公司加职业经理人。而是新合伙制度和合伙人时代。这是全球面临的趋势。中国企业正在进行努力,中国远不止一家万科,还有一大批都在推行,如阿里合伙人,华为合伙人。万科在这方面的尝试最先进的管理方式的总结。包括西方国家最先进的业绩评价和体系。我们认为代表最先进管理技术的关键词包括eva,经济增加值。这个概念自1980年左右提出,在美国受到很大的关注。也是很多世界500强公司的参考体系。
【15:13】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在之前,万科的薪酬和其他公司的没有什么差别。第一部分为工资,第二部分为奖金,奖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与销售金额有关,一个是与利润相关的年终奖。这实际上与规模相关。这种薪酬制度非常有利于企业规模扩大。但是,在eva上,股东实际效益并未产生。
【15:22】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谈万科对硅谷企业模式的研究时表示,万科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在硅谷,目前全球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在硅谷,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和三个人《重新定义管理》、《零边际成本时代》。在互联网时代,未来整个人类会转向共享时代,整个人类的时代在发生变化。谭华杰详细讲述了经济利润奖的设计方式。他说这个奖实际上是下调了高管的销售奖和年终奖,转成经济利润奖。奖金到底怎么发,采用4个维度的平衡法则,按照上一年的数据,每年衡量公司的经济利润水平,替代被卡掉的年终奖。
【15:27】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年终积分制度是最精巧,最好的制度的,之后被取消,我非常遗憾。当经济不好的时候,可以发挥作用,如果市场不好,EVA是负数,我们需要把利润交回去,对我们打击是非常大的。这一年没有实际上创造效益,但也有优秀的人,我们可以给他们积分。在不利的阶段,优秀的人才仍获得收入。年终积分是曾经存在的,非常优秀的制度,在万科不能存活,在其他公司也许能够存活,我向大家推荐。
【15:34】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2014年蓝筹股有个大熊市。当时投资者不满意,投资者对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大幅度抛出利好方案,高送转等等。但是我们认为最可行的是管理层增持。当时郁亮曾增持。但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当时说服了1320个经济利润奖有积分的人,加了杠杆,动用了14亿,参与了资管计划,成为了劣后级投资人。总共买了4.93亿股,当时的投资者非常高兴。当初股民较好,但部分员工对此表示异议,因为封闭了三年的资金就要发了,现在变成股票了,卖不出了。之后,延续了封闭时间。
【15:45】提问:为什么经济利润奖增速高于净利润增速?
【15:45】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说明万科经济利润比例越来越高,说明万科为股东创造的真实价值越来越高。这也是这个制度设计的出发点。
【15:46】提问:经济利润奖增速给高管的为什么没披露?
【15:49】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我们每年披露了总额。所有的披露都是基于事实,必须是一件真正发生的事情。刚才我讲了来龙去脉。事实在于我们对经济利润奖金方案变更方案进行了披露。从2010年开始,每年提了一笔奖金,这个每年在年报中分了多少。 这笔钱已经含在2010年高管薪酬。在这之后高管一分钱没拿到。之后高管拿到了积分,不是钱。为什么披露积分没披露,因为极易导致误导。积分到底能兑现多少钱,其实当年并不能获知最终情况。什么时候做这个计算当然会做这个披露。
【15:50】提问:王石是否从公司拿了2个亿?
【15:52】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这个当然不是真的,这2个亿是当年买了股票上涨后得到的,这是资本市场获得的,这当然也不是公司的,这是投资者的浮盈获得的,这与公司成本和支出没有任何关系。王石拿了多少?7年一共2000多万。
【15:55】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作为创始人股东,(王石拿)这个数字很高吗作为创始人股东?我知道同行业的创始人高管一年拿2.5个亿。
【16:04】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经济利润奖金给高管为什么不披露。披露实际上是投资者对事实,所有的信息必须要真正发生的事实,公司有必要把事实告诉投资者。1)2010年万科变更了奖金制度,已经反复介绍过。从2010年开始,每年经济利润提取了10%的奖金,每年都有披露。2)第二事实,以第三方计算的奖金,我们披露了。高管拿了多少,从2011年开始,高管每年都领了,在薪酬里已经披露。之后不披露的原因是高管根本拿不到钱,只能拿到积分。积分的相关因素太多,披露极易导致误导。什么时候计算积分,什么时候就会公布积分。
【16:06】董事会秘书朱旭:看到一些媒体报道,万科金鹏和德盈计划使用杠杠。需要说明:首先,金鹏和德盈是独立运作,跟万科没有关系。我们与这两个资管管理人沟通,两个资管计划的管理人表示:第一,没有多层嵌套;第二,两个资管计划并没有到期,到期后会妥善管理。
【16:07】万科总裁祝九胜回答投资者提问:350亿的授权申请,既是公司发展的必要,也是最新的股东会很多董事也在提出,说以前的太小,规模与发展的阶段。
(直播内容综合东方财富网、证券时报网)